我们乘坐大型客机,很快就飞过古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到成都旅游,一定去拜谒杜甫草堂,这是文人墨客的必然选项。我曾经发誓“有生之年争取去趟成都,拜访草堂,缅怀伟大的诗人杜甫……” 此次拜谒杜甫草堂,实现了我人生梦寐以求的愿望。 那天,还没走近杜甫草堂,我的心头就默念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生留下来1400多首诗篇,其中有247首据说是在草堂里执笔的。 草堂门口一侧,屹立着一块大石头,削平的石板面上,雕刻着不知是哪位书法家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的墨宝。我凝神默读,验证着是否与记忆里的诗句有不同之处。草堂门口,悬挂着一副对联: “万里桥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见卜居之兴,百花潭上水槛苍波依旧长留怀古之思。” 草堂入口处,有保安验票把守。在成都,我首次享受到老年人免费参观旅游景点的优惠。那天并非节假日,然而到草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往返穿梭的人群中,竟然无一喧哗,大多表情严肃。也许,这就体现了当今人们对杜甫的怀念与敬仰。往来交织的人群中,不乏考古探究的文化人,有的在刻写唐诗的石雕前伫立良久,有的用手机拍下诗文,还有的一手托着本子一手聚精会神地抄写。有个身着唐装、佩戴老花眼镜、宛如满腹经纶的老人,弓着腰,突然摘下眼镜,靠近石雕,或许在仔细辨认某个汉字。我拍下许多似乎未曾读过的诗文,返乡后一一“补课”。 草堂毕竟像个草堂。屋顶上的茅草枯黄得近乎发黑,飘落的树叶粘附在茅草上。稀薄的墙壁,还有多处的泥灰掉落,露出纵横交织的芦苇杆。如此简陋的屋顶,难怪会被怒号的秋风卷走三重茅。草堂里,隔开着几个小房间,暗淡而又狭窄,显得有点神秘感。杜甫书斋的摆设,我敢肯定并非当年杜甫读书的用具,那时哪有红木制作的书桌和靠背椅?小小的厨房里,平台锅灶上,安放着不知有无生锈的铁锅?还有个和锅沿持平的木制锅盖。旁边紧挨着台粗糙的石磨,这石磨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别的家具可以腐朽,可以移动,大概只有那台石磨,一直保留至今,不必更换,更不必造假。杜甫的卧室,摆着简易的床架,墙上挂着件破旧的蓑衣,那蓑衣和咱们乡下百姓旧时雨天劳作时的蓑衣一模一样。客厅,简陋粗放,犹如北方的土炕,一只方形小木桌,一对小凳子,如此而已。我想,这就是杜甫和许多文朋诗友切磋诗艺的地方? 难以想象,就在那“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茅屋里,杜甫写出了众多至今被人们引用的诗句。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例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再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以及“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不少古诗无法完整背诵,但是杜甫的这些诗句,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实属经典,我们都能一字不漏、恰如其分地加以应用。 走出杜甫草堂,心情沉重,脚步也沉重。我似乎不愿意离开草堂,或者想,我何时能再来草堂?你就呆在那里一年半载,能否真正领会草堂以及杜甫诗歌的内涵?如今,放眼草堂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却不成景点,成为景点的却是杜甫草堂。人们看到了草堂,仿佛见到了杜甫,见到那个瘦小脸庞垂着胡须的诗圣。如今,我们置身繁华大厦,有无考虑着普天下还有多少贫困的人群?他们真正脱贫致富了吗?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体现了民生,符合了民意。用当今的话说叫做“接地气”。参观杜甫草堂,让我重温唐代一部庞大的历史。对于一个文人墨客而言,如何像杜甫一样,用笔尖描绘民生,用诗歌抒发现实,达到“诗言志”的境界?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杜甫草堂身后,还有个绝佳去处——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高高的红墙,镶嵌着各种色彩的碎瓷;墙头上,“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叶,别有一番情趣。我想,此景估计是后人为开发风景区设置的。当年杜甫,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呢。 杜甫草堂,不仅是个景点,而且是个文化集散地,昭示着中国唐朝诗歌兴盛的文化。我想,既然来到草堂,我得仔细观赏,用心领悟,千万不可“草草退堂”。然而时间有限,我只好怀着眷恋的心情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