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郑樵于宣和二年(1120)同其堂兄郑厚在莆田新县夹漈山建茅屋几间,办成南峰书堂,也称夹漈草堂,于此一边讲学,一边着书。世人称其夹漈先生。他立志要“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经其30年笔耕不辍,终着作等身。其代表作《通志》,计200卷、500余万字,堪称是部百科全书性质的鸿篇巨制。史学界称其《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后的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史书。 宋大诗人陆游称郑樵“好识博古,诚佳士也”。明史学家黄仲昭赞他“博学无前”。近代史学大师梁启超盛赞“史界之有郑樵,若光芒竟天一彗星焉”。英国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强调:《通志》有“大量的科学内容,应该加以认识”,肯定其世界性影响。 俗云“自古英豪成大气,须知皆从苦中来”。郑樵的着作就来自几十年的血汗,其《夹漈遗稿》曾记:虽“穷困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地,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声不绝”。说明当时“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山高路遥,野兽出没,生活不便,条件实是艰难。 但是,因其名远播,大儒朱熹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赴任同安主簿路过莆田时,曾特地登山步行60余华里来访。当时名扬四海的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早闻郑樵《诗》学大名,因此一到,就虚心请教。郑樵不但热诚把自己钻研的《诗》学传授给他,还把《诗辩妄》书稿赠给他。朱熹对郑樵精辟见解赞叹不已,当即书写“云仍会梧竹,山斗盛文章”条幅敬赠。 不觉得午饭时间到了。古时南北朝鲍照曾有诗云“自古圣贤皆贫贱”。请想,其时郑樵自己生活已捉襟见肘,贵客光临还能有什么好东西款待?据说,郑樵只好以“白姜、白薯、白盐”上饭桌,他对朱熹和其书童涨着红脸说:“这些皆是本地土特产”。朱熹不愧为大理学家,其脑子一转马上接口解围:“白姜、白薯是山珍,白盐是海味,山珍海味齐全嘛!”说得宾主双方脸上都有了笑靥,他们边说边吃,吃得“有味带辣醋”(意吃得津津有味)。辞别时,郑樵送了一大段路程。两者皆依依不舍,只是陪同朱熹来的书童却不吭声。 原来书童见郑樵用山姜和盐巴接待自己主公,心中有气,就在路上发牢骚说“主公好不容易才到草堂来看望他,他却好生无礼,只以淡饭素菜相待”。朱熹听了,即刻劝说:“这是你有所不知,夹漈先生那姜和薯是山中珍物,盐是海中美味,以此款待我们,不是很好吗?”书童仍不服气,朱熹便又说道:“咱应设身处地,人家几十年隐居深山治学有多难!你看他现在还鹤立山岗上为咱送行,这才是厚礼呢!”书童不信,就登上路旁一块磐石察看,果然郑樵仍站在原地久久目送。这下,书童才哑口无言。于是史学大家夹漈先生郑樵以“山珍海味”宴请大儒朱熹的故事就在远近传开去了。 这次来访,朱熹深为郑樵隐居深山着书精神所感动,后又特地题联相赠:“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着作诣阙,精神学贯古今。”正如王安石诗言:“人生乐在相知心。”大理学家朱熹对大史学家郑樵的相知,就贵在这敬联句中,此联后被书写在夹漈草堂中,以表敬仰高贤大德之情。 上个世纪末,经时任市长作家吴建华先生重视支持筹划,古老的夹漈草堂已改建成“郑樵纪念馆”,修葺一新,其大门口悬挂的“通志一编为世重,青山万古留人名”等楹联,形象表达了人们对郑樵史学成就的肯定敬重和悼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