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意指习幽养静,练习恬淡的心性,守得一份自在,不被外物扰乱,任他大千世界,熙来攘往,我自从容不迫,恬淡不争。 古人深谙此道,避开车马喧嚣,退居幽寂的境地,可以松花酿酒,也可以春水煎茶;可以泛舟江湖,也可以茅斋养鹤;可以昼开闲卷,也可以夜听虫吟;可以溪山听雨,也可以踏雪寻梅。 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自然的清空之美而不离凡尘。空山是静,但不是寂。空山有语,灵山无言。空山,是一种意境。灵山,是一种意象。空山是色,青色一痕。灵山是光,灵光一抹。 还是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静是静谧,是安静,而非寂静。静谧是生机勃勃的。安静是一种心灵状态。这种静,是一种盛唐气质。只有自信和强大的人,才能够有真正的定力安静下来。只有一个富有活力的帝国,才能产生这种如此富有质感和深度的安静,才能产生出这种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心灵感受。 人闲下来,才能看到花落花开,闻到花香;心静下来,才能感受平溪潺湲,风过竹林,鸟鸣清悠,春山澹远的空灵;空灵,空则灵。灵,才能清澄,才能涵容万物,才能对自我和世界有更多的认知,生命中才有更多的创造性。实,容易麻木,也容易堵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但必须是空灵的心灵,才能感受到充实。狭隘和麻木的心灵是感受不到充实的。 一把乌黑的四季梅的花籽洒在盆里,几天就发出芽来,越发越多,越长越密,挨挨挤挤,密不透气,好些天也不见长,小苗也细细的,仿佛营养不良。择了闲日拔掉很多,只留下几株,苗与苗之间空了很大的地儿,只两三日它们便茁茁壮壮地长高一大截,且疏落有致。 人心也是如此,择一闲时,拔除心里如麻般营营役役的杂草,空出平溪幽谷,留下兰卉,便能开出几朵明净的花来。 心一静就有了空地,一有空地就宽了,心宽了自然就安定了,而最好的安定便是静笃。静,自然是心静如水,笃就是心无杂念,坚定,安定。笃像茶杯里沉淀下来的茶叶,让心溢满清香与清欢;笃也是心里的沉香木,让心安定地沉静在浮华的俗世里,不被欲望的洪流裹挟,在声色犬马中安然不动,素朴悠远,沉香袅袅。 韦应物的诗,《寄全椒山中道士》:“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还是有人,但人已经不容易见到了。且人已明明白白为方外之人。从王维到韦应物,仿佛从春天到了秋天。静谧一变而为幽静,更内倾了。此中大有意味。仿佛拈花一笑的人表情变了,心随境转,变成了落花人独立。《西厢记》里说,“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幽僻处,可以通向热闹,也可以通向清寂。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可以通儒,也可以通佛道。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小径交叉的花园。 “致虚极,守静笃”。但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一个有心灵和精神需求的人,一定会开门见山。这山却不是空山,而是一种更粗糙匮乏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中,是会有走投无路之感的。如果要坚持做一个正直的自己,该怎么办呢?那么用木心援引尼采的话说,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看“静”字的不同解释,也颇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左边一“青”,是初生物之颜色;右边“争”,谓上下两手双向持引,坚持。“静”之意便是指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青”意为“蓝色”,“争”是指两人抢夺一件物品。“青”与“争”组合在一起就表示让他们去抢夺天蓝色,可是怎么才能抢夺天蓝色?只需停手扬头即可看到。所以这个“静”在本义上是松开争夺的手去看天蓝色之意。引申义则是停下来。 两种解释,细细想,都是极有深意的。坚守本色、秉持初心,是讲内在修为;放开手去看天蓝色,是讲尘世修为。 我个人觉得,陶渊明做得最为成功。“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陶渊明与他所相处之物,保持了一个适当的距离,并且举重若轻地把这座山,提升到一个审美的境界。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现实生活中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静里有大文章,曾国藩曾说:“世间万般功夫,皆从静中得来。”我信。 □许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