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本周四延续上攻态势,收盘集体大涨,其中创业板指走势最强,收盘大涨3.74%,收复2000点大关,创2016年12月以来的逾三年新高。行业板块全线上扬,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135.86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与专家纷纷发表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卞永祖表示,整体上看,外资相比国内投资者,对意外事件更有经验。此时外资流入A股,非常具有指向标意义。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概率是季度性的,优质企业与A股核心资产的内在价值与优势将继续保持,因而维持买入趋势,对A股核心优质资产进行低位抄底。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逆周期政策将逐步修复市场悲观情绪,2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势并不悲观。 太平洋证券建议,按照“非典”时的经验,市场转折点大概率出现在2月中旬前后,提前疫情拐点约半个月,建议逢低配置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产业链。但需警惕疫情高点晚于预期、病毒变异强于预期以及财政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元证券建议,疫情市场的投资机会,需结合长短周期综合考量。由于经济影响直接,避险功能较强、安全边际较高的防御性板块(如银行等金融类)值得优先关注。其次是短期热点高景气度板块,如生物医药等;长期参照历史经验与今年奋斗目标的科技类,如计算机、电子;民生类公用事业等行业重在防御,也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本次疫情,不同子行业属性、经营模式和杠杆下,各公司受到影响各不同。中金公司表示,餐饮、酒店、旅游、非必需品零售类企业短期业绩受损较明显,超市等必需消费品零售商、电商占比大的企业体现出相对的防御性。但中金公司强调,回调中龙头公司的中长期价值更加显现,股价回调是新的加仓布局机会。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分析了疫情对A股冲击的数个阶段:前期景气度较高而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的电子、新能源汽车、传媒、计算机将成为避险板块;疫情缓和后,最初抄底的板块可能是金融地产汽车;随着疫情进一步缓解,市场开始反弹,则前期景气高电子、新能源汽车、传媒、计算机将会继续成为主战场;最后疫情的影响开始出现消退,前期受影响严重的航空、景点、餐饮旅游等行业会重新受到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