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说,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直至六十年代才和读者见面。它比《百年孤独》早成书30年,是一部被遮蔽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小说创作历时12年,期间8易其稿,一经问世,即在苏联国内外读者和评论家群体中产生强烈反响。
叙事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位持有批判和怀疑态度的作家,用他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全书讲述的是魔王沃兰德及随从到人间微服私访,在莫斯科四天的时间内,该地发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 全书有两条故事主线。一条是魔王撒旦带着他的随从以考察人心是否变化为目的,来到30年代的莫斯科,化名沃兰德。他们利用魔法戏弄着城市的小市民们,不仅使“莫斯科文协”主席柏辽兹死于非命,又在莫斯科杂耍剧院使观众大出洋相,还大闹文人聚集点“格利鲍耶夫之家”。 沃兰德在莫斯科还关注到一位特别的女子,那就是深爱大师的玛格丽特。大师因为写了一部关于耶稣与本丢·彼拉多的小说而被关进疯人院。作为情人的玛格丽特为了营救大师,竟然选择去参加“撒旦的舞会”。 另一条是大师写的作品。主要讲述两千多年前,本丢·彼拉多无奈处死耶稣的过程。虽然彼拉多最终派人暗杀了出卖耶稣的犹大,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始终彼拉多得到心灵解脱。小说的最后,大师在沃兰德指引下见到本丢·彼拉多本人,只用一句话便让彼拉多获得救赎,得到耶稣宽恕。 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魔王沃兰德应耶稣要求,把大师和玛格丽特送到永生的安息所。整个故事传递着:有情人终成眷属,有罪者只要有悔过之心,终能得到宽恕。
人物
大师,是作者现实生活的缩影,基于自己经历的再创作。书中的大师原来有姓名的,大学历史系毕业生,除俄语外还讲五门外语,在博物馆工作过,由于买了有奖公债中了奖,获得一笔巨款,开始以写作为生。他创作了一部关于犹太总督彼拉多处死耶稣的小说,刚发表一部分便受到批判,大师只能逃进精神病院。从此放弃一切,如金钱、姓氏等,并以大师自称,并痛恨起这部小说,最后死于疯人院。 玛格丽特,是作者第三任妻子的缩影,她是作者心中最完美女性的化身。书中的她是一位有夫之妇,是一位纯洁、善良、追求真爱的女性,她过着令许多妇女都羡慕的生活。当她看到大师,当他们在小胡同里相遇,玛格丽特的生活改变了,她同大师秘密约会,成为大师的情人。当大师受到舆论黑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时,玛格丽特放弃了令人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走入大师的生活。 沃兰德,他已不再是传统宗教中恶魔的形象,他法力强大,可以为所欲为。他带着随从来到城市,并不干扰人世间的生活,只是为了探索市民的精神状况。他既不为善,也不为恶。他是一名旁观者,既不同情任何人,也不憎恨任何人,不主动干预生活,只是听从人们自由选择并取得各自应得的结果。 无家汉伊万,是小说中“格利鲍耶夫之家”众多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个贯穿整部小说全文的人物,当他看到预言成现实后,便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中,他反省了自己,认识到自己作品的荒谬和盲从。他走过的路与大师是相向的,他从文坛走向了历史和哲学研究,明白了许多道理,最终找到精神的家园,完成质的飞跃。 书中的耶稣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大师笔下小说的人,他善良,只讲真话。由于他也是凡人,故其高尚的道德没有超越世人,他的道德观念也没有任何神性的东西。而同时存在于大师笔下的还有彼拉多,他在审讯耶稣后明白,耶稣并不是煽动闹事的暴徒,但基于政治考虑,屈从于犹太大祭司的决定,不得不宣判耶稣死刑。 耶稣是凡人的一世,处死是他生命的终结,因此死后不会如基督教的神一样复活。而彼拉多由于自己的怯懦而被悔恨折磨,近两千多年的失魂落魄,让他内心永远失去了安宁。如何求得心安,是小说通过人物再次传达的疑问。 所幸的是,大师和玛格丽特获得了圆满,而大师笔下的耶稣和彼拉多也各自有了较好的结局。
时空
这里有个极尽骄奢之态的作家协会:格里鲍耶陀夫之家。它并非虚构的创意,而是基于20世纪30年代莫斯科社会面貌的描摩。作者以嘲弄的眼光揭露了协会中知识分子们的无耻与贪婪,揭示了莫斯科普通市民在文明外衣下的卑劣内心。 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师”也是莫斯科文化界中的一员,他带着自己关于耶稣的新作来到生活中,却受到了批评界接踵而来的猛烈攻击,最终以大师进入疯人院而告终。有趣的是大师的心灵在疯人院中得以平静,这些也是作者对自身经历的“复原”,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现实时空中,作者感受到无能为力,于是他虚构了魔幻世界来表达他对真理的追求。沃兰德是俄罗斯文化传统中的魔王,他来到现实中的莫斯科,通过做恶的手段实施惩恶扬善的目的。他的三个侍从分别是小丑、公猫和红头发,他们以小丑形象出现,在嬉笑怒骂中抨击社会灰色现象。 狂欢是魔幻时空的另一载体,在这个世界里,“丑闻与怪诞摧毁了世界之史诗般、悲剧般的完整,在人类各类事件之不可动摇的、规范化的行程中打开了缺口,将人的行为从预先决定他的各种规范和理由中解放出来”。这场来自地狱的狂欢盛会,彰显了作者追求众生平等的精神。 亦真亦假中,还有一段历史,那就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事件。有位满怀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知识分子,他相信人类将跨入真理和正义的王国,不再需要任何政权。然而他思想的革新与现实的社会次序格格不入,也预示了他不幸的命运。 彼拉多被这位知识分子的真理所吸引,却无法抗拒对恺撒政权的畏惧,在明知知识分子没有犯罪的情况下,还判处了他死刑。这种时空的矛盾与交错,也展示了历史上诸多无奈,那些政治力量强行阉割民族传统、导致民族灵魂缺失的事件跃然纸上。
善恶
小说中至善的代表是耶稣,他四处布道感化世人。他是为真理和至善牺牲的人,像所有的先驱者一样,真理苍白且不为人信奉,因而只能流血而亡。而怯懦的代表则是彼拉多,他曾与耶稣谈话,了解到耶稣是位真正掌握真理的圣人,但因为自己处死了圣人而悔恨。后世称之为“彼拉多之罪”。 作为恶的代言者,魔鬼沃兰德的至理名言是“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他到莫斯科着重考察人心是否变化。他和随从选择了莫斯科剧院作为观察点,并选择了多位考察目标,看“彼拉多之罪”是否依然存在,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在市民看来,他们是在作恶,但他们其实只是在做“正确的事”,或者说是“以恶制恶”。他们并非采用感化的方式去教化别人,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此外,他们对大师和玛格丽特就非常宽厚,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两人的灵魂是纯洁的。 书中的大师是有着高尚精神追求的,他改写自《圣经》的关于耶稣和彼拉多的故事,不为世人认同,在巨大压力下,他即使有情人玛格丽特陪伴与鼓励,也最终放弃创作,将手稿付之炬,躲进了精神病院。大师身上的“彼拉多之罪”无法克服。 而玛格丽特则是完美的代表,她从不向现实利益妥协。她视大师的手稿为生命,在魔王沃兰德帮她复原手稿后,欣喜若狂地赞美“你是万能的,你是万能的”。在没有信仰,人心黑暗的时代,她仿佛是夜空中那抹亮光。 对这一切的对比分析,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恶、善、怯懦三者的关系,而它们背后的宁静,更是俄罗斯文学中关于救赎的生动阐释:人虽然本质为善,但却不自觉受恶引诱而犯错,想要重回正轨,必须接受惩罚,才能得到救赎与内心的安宁,最终归于平和。
作者
他曾就读于基辅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当医生,后转至县城,在维亚济马市迎接了十月革命。在基辅行医两年后,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次年,他来到莫斯科,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短篇、特写、小品文,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 他的创作初期,一批诸如《不祥的蛋》《魔障》《卓伊金的住宅》《紫红色的岛屿》等小说、剧本备受人们关注,其文字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着称。 他的长篇小说《白卫军》描写1918年基辅的一部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白卫军军官的思想行动,并被改编为剧本《土尔宾一家的命运》,上演获得成功,但也引起争论。后来有段时间,他的作品被禁止发表。 1930年,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他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业余坚持文学创作。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他重新开始写他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加丽塔》直到逝世,这部小说到了1966年才在《莫斯科》杂志上连载删节版本。 经典总是令人难忘,正如余华所说: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20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自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因此,当他开始发出一生中最后的声音时,《大师和玛格丽特》就成为道路,把他带到了现实面前,让他的遗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