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清《仙游县志》人物浅析
【发布日期:2020-02-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刘建成】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编纂的《仙游县志》(以下简称“清《仙游县志》”),近期由仙游县档案局(馆)组织人马,花了3年时间,重新整理点校,2019年6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仙游文史界的一件大事。仙游县档案局(馆)有方便查阅档案资料的优势,更要有旧志翻新的能力和决心,值得褒扬。
  首轮《仙游县志》(1995年12月方志出版社出版)“大事记”记载: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叶和侃(江西西昌人)总纂的《仙游县志》刊行。全书53卷,历时6年编成。”
  清乾隆(1736年起)执政,差不多一个甲子年的时间。如今,从众多的古籍书堆里,翻寻出清乾隆时期出版的《仙游县志》,不仅印证《仙游县志》中大事记的真实性,而且让更多有志于研究仙游历史的人,进一步了解仙游古代的历史状况。
  清乾隆时期,修编《仙游县志》的时代背景及其编纂人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清乾隆时期,是重视文化教育相对兴旺的时期。作为仙游县的地方官员,势必跟进。有关资料获悉,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时任仙游县令胡启植(黟县人,现属于安徽黄山市)聘请江西西昌叶和侃任总纂,邑人林奋、吴岐、王楠、胡遵路4人分工协作。编纂不久,县令胡启植因病去职,先后就由继任的王椿、任本仁2位县令主修,历时6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刊。仙游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了当朝官员的修志兴趣,因为清朝廷并没有也不可能如现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修志热,从编纂省志、市志,到县志、乡镇志直至村志和姓氏族谱等。
  清《仙游县志》共有53卷。其中卷数较多的是:“地舆志”和“艺文志”各占6卷,“建置志”占9卷,“人物志”占13卷。由此可见,清乾隆时期,对疆域的重视,对文化及其人才的挖掘记载,不亚于拥有现代化手段记载并保存的今天。仅以“人物志”为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上至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大凡有建树者,均记载在史册里。
  下面,笔者仅以《人物志》(33-45卷)为例,浅析些个人见解。
  《人物志》篇幅,约占全志1/4。《人物志》开头叙述(如现代志书的篇下概述),明确指出:“故上自名公钜卿,下及幽人贞妇,胥足以仪型百世。薰破千秋。”意思是上至有名望的权贵,下至隐士和夫王而坚守不再改嫁的妇女,均在记载之列。“盖山川自古不变,人物与化推移。”说明人物记载的重要性。
  以下逐一分类罗列,许多古代人物至今流传民间,传世留名(共1057人),列举如下(括注系笔者稍加解释,仅供参考)。
  名臣(有名的贤臣官吏)  宋代:蔡襄、傅楫、郑侨等13人;明代:郑纪,1人。共14人。
  风节(风骨节操)  宋代:王回等19人;明代:陈潜中等3人。共22人。
  忠烈(忠义壮烈)  宋代:薛奕、林师益等12人;明代:林兰友1人。共13人。
  清操(高尚节操)  宋代:陈可大等18人;明代:郑照登8人。共26人。
  仕迹(当官的)  宋代:傅伫等37人;元代:林济孙1人;明代:陈升等31人;清代:郑远等19人。共88人。
  义勇(为正义而勇敢斗争)  宋代:郑振等3人;明代:魏升等7人;清代:陈敬伯等4人。共14人。
  儒林(儒生、读书人)  宋代:郑樵、茅知至等,共24人。
  文苑(文学)  梁陈朝代:郑淑1人;唐朝:郑良士等3人;宋代:薛峦等27人;元朝:林雷龙等2人;明代:张炫等3人;宋代:薛峦严等27人;元代:林蕾龙、郑杓等2人;明代:张炫等3人;清代:王凤九等15人。共83人。
  孝友(孝顺父母)  宋代:叶任等7人;元朝:郑观1人;明代:李义甫等23人;清代:朱孟恺等5人。共36人。
  乡行(在家乡的德行)  宋代:洪忠等5人;明代:方淑广等23人;清代:徐万宝等41人。共69人。
  隐逸(隐居之士)  唐代:阮鹏、陈鄙等2人;宋代:陈易等4人;元朝:林亨,1人;明代:刘应璋等11人。共18人。
  流寓(流落他乡居住的人)  后周:詹敦仁,1人;五代:留居道,1人;宋代:陆钊等3人。共5人。
  耋寿(指七八十岁年纪的人 )  明代:6人;清代:78人。共84人。
  烈女(拼死保贞节之女)  宋代:8人;明代:66人;清代:449人。共523人。其中具体分为贤母、贤妇、贤女、孝节、烈节、已经建坊节孝、孝节、孝妇。清代还分为烈节、孝妇、孝节、已经建坊孝节、孝节俱生存、未婚节孝、已故节孝等等。
  武功(武术之功夫)  五代:董思安;清代:黄龙等4人。共5人。
  封爵(封土受爵)  宋代:陈洪进。共1人。
  仙释(仙佛)  汉代:何九真等3人;隋朝:惟胜1人;唐朝:了明禅师、智广等7人;宋代:省澄、定御禅师等12人;清代:杨季雅、华师等2人。共25人。
  方伎(医学类)  明代有黄硕子1人;清代有杨津、李元宝等6人。共7人。
  粗略统计,在其他卷里出现的人物姑且不算,仅在《人物志》(33--45卷)中出现的各类人物就有1057人。从中可以反映清乾隆时期以下现象:
  一、古代仙游,人才济济,从文习武者多,忠贞守节人众。正如古人在志书《序》中所评论的“前代名贤辈出,令人景仰不忘焉”和“而人物之美盛,贤豪辈出,俨然海滨邹鲁”。后辈常称仙游是“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地,当之无愧。
  二、《人物志》从名臣到方伎,分为18个类型,而其中“烈女”篇又具体分为贤母等8个类型;清朝人物,更加具体分为烈节、孝妇等7个类型。本节收集523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凡例”指出:“旧志登载烈女各条,其中亦有未甚合例者,恐非善善欲长之意,故依旧载入,以俟大雅之裁鉴焉。”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烈女的事例非常生动,情节波澜起伏,可以编着成古装剧,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当然,封建社会 提倡“三从四德”以束缚妇女的行为准则,该应批判继承。
  三、无人不成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在其他卷里,人物的出现比比皆是。在《建置志》里的许多墓碑,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因而体会到“树碑立传”一词的原意。《职官志》部分,从五代到清代,文武题名,历历在目;在《选举志》里,人物更是数不胜数。前人是今人的借鉴,今人又是后人的样板。清《仙游县志》“凡例”指出:“人物各条,悉由县署批准送馆,然后访诸耆旧,旁及局外无心,否者黜之,宜者书之。”说明清乾隆修志之认真慎重,人物记载并非随便胡来。
  四、清《仙游年鉴》记载内容截止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可见记载的当朝历史仅占一半,还有更多的历史留待后人承接。值得鉴赏的还有6卷《艺文志》,记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佳作。我们从中可以见闻到蔡襄、郑纪、林兰友等众多古代文人的墨汁和书香。
  清乾隆《仙游县志》有则《序》里如此评述仙游:“山川之秀,风俗之厚,甲于下南。而人物之美盛,贤豪辈出,俨然海滨邹鲁。”最后点明志书刊出后,“于是山川、风俗、人物可考而征焉!” 以古鉴今,鉴古知今。习近平曾经指出,修志是一件相当“得志”的事情,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善政。如今,我们编修出版新一轮志书,同样注意人物的挖掘和记录,让许许多多在新时期各行各业各部门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载入地方史册,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他们,以此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