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信手之笔 皆有天趣
——邵世霖指墨画的魅力
【发布日期:2020-03-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德成】
  邵世霖先生,1937年生于仙游鲤城洪桥街,号书卿,为纪念祖籍琅岐,故名琅岐后人。自幼聪慧,志趣丹青,受李耕高足陈薰的艺术熏陶,几经历炼,奠定扎实的国画基础。缘于陈薰引荐拜识了李耕大师,从此,系统学习李门画艺,临池研墨,聆听李师谆谆教诲,才艺日臻长进。1948年,考进上海美专国画系,师从刘海粟、潘天寿等知名教授,身提面授,体会传统的神髓,融化到创作中来,熔铸自身的艺术风格。尔后,他和洪世清同学转道指墨画,更富造诣。解放后,在家乡几所中学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四十余载,春华秋实,培育满园桃李,四季飘香。
  几十年来,邵先生敢破古人之先例,勇于探索,凭着独特的指墨技法,独领风骚,成为画坛的佼佼者。指墨为“无墨笔痕”,据文献记载,以指绘画始于唐,盛于清初,在中国画中别立一格。邵先生以其丰厚的思维感受,深厚的功底,发挥笔墨神韵,功成名就,硕果累累。我认为,成就邵先生揄扬画坛的唯是独特的手指画。品读指画题材广泛,涉猎人物、山水、花鸟。人物融古贯今,朴拙自然,千姿百态,无论构图、立意、线条、色彩,别出心裁。诸如道释、高士和历史人物,《十八学士登瀛洲》《赤壁夜游》《达摩祖师》(如图)《罗汉》……场景宏大,布局奇崛,苍劲豪迈,人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所画作品,不打碳稿,不雷同,一气呵成,不同凡响,使读者领略到画家以手代笔,泼墨泼彩的特色。山水清新明快、风光旖旎,炫丽诱人,如诗如画,诸如仙游“四大景”:九鲤、麦斜、菜溪、天马的风光。花卉,丝瓜,“四藤本”,给人轻松,优柔,清香的享受,堪称上乘之作,极具“海派风韵”。每幅作品皆以指书题款,画书默契,彰显相宜。以其挥洒自如的技艺驾驭指墨的艺术天地,将指画艺术推到一个新的境界。周颖南先生欣赏作品后赞咏:“邵君乃我平生所见之画坛全才呵,信手之笔,皆有天趣”。
  世霖先生数十年守望砚田,成就斐然。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并获奖。1993年,《达摩》在国际佛教书画展获奖被白马寺列为珍品收藏。美国加州大学、宜兴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收藏其多幅作品。1994年庆祝国庆45周年获海内外书画大赛国际银奖艺术家。1998年,参加莆田市和仙游统战系统举办的“香港回归祖国书画展”。2009,汕头举办“全国第八届指画展”多幅作品赢得与会名家赞誉,大加推崇。2001年作品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李耕画派暨莆田市书画展》。作品流传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海内外宣传媒体对其艺术建树作过专题介绍。指画艺术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国手指画家大观》《中国美术家》等十几部辞书。曾是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福建省逸仙艺苑画师、东方美院客座教授、李耕画院画师。
  2003年出版《中国当代画家·邵世霖画集》收入指画、笔画60多幅,在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许怀中写序评述:“他的人物造型似乎有意吸收了明清小说绣像的特长,寓写意与幽默之间,给人平淡中见天真之感。”着名画家姚天沐题词点赞:“指墨一绝”。
  1987年,世霖先生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退休后寓居东门旧街一间平屋,我多番登门求教,其为人谦逊,满腹诗书,丹青精粹,且雅擅书法、篆刻,对医道颇有研究,常为邻里群众把脉诊病,善行仁爱。老骥伏枥,系身于艺术追求,乐为人师,授徒育人,撰写有关继承仙游画派艺术,发扬光大的理论文稿,热心参与家乡文化艺事,感人至深。
  邵世霖先生虽已作古,但翰墨瑰品,厚德风范倍值后人追思怀念。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