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立足复工复产“先行官”的定位,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目标,压实责任、科学调度、精准施策,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保畅的组合拳,切实保障市民出行需要,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双落实、双推进”。 据市交通运输局林志平副局长介绍,2月25日起,全市147条公交线路恢复正常运营班次;3月8日起,10条省际客运线路全面恢复运营。 乘客乘车,安全是头等事。疫情期间,市交通运输部门委托第三方合作制定巡游车乘客信息线上化方案,每辆巡游出租车均粘贴“莆田市公共出行市民登记乘车码”,要求乘客上车后扫码登记,将乘客信息线上化,让乘客乘车行程可追溯,司机与乘客接触情况可追溯,创新了乘客信息线上管理模式。 此外,省内外定制化包车服务、由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工返岗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多次组织跨省(四川、贵州、陕西、云南、河南等省)运输服务,这些由交通运输局推出的一站式包车服务,全力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市际、市内客运旅游包车109辆次,累计运送农民工3468人次;累计投入省际客运旅游包车48辆次,累计运送农民工1027人次。 项目建设关乎全市经济发展。目前,全市7个国省干线在建项目100%复工,项目总投资57.2亿元,1个城际轨道项目(福莆宁城际铁路F2线西天尾至莆田站)也已复工,项目总投资1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交通建设企业和项目,市交通运输局还建立工期保障补偿机制,暂缓扣回项目预付款,合理调整材料价差等措施,减轻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临时调整的有效期为疫情防控期后顺延3个月。同时,将公路水运工程疫情防控专项费用列入工程建设成本,按复工在岗人员不高于40元/人。天标准包干计取,防疫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另外,针对疫情发生,如何保障运输企业的路网顺畅、运力不减,市交通运输局开辟了四条“绿色通道”。减免出租汽车费用,协调减免监控服务费。 建立物流企业“白名单”制度。认定第一批交通仓储邮政业“白名单”企业35家,积极为企业争取信贷支持、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金融扶持政策及市财政物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