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访李耕国画艺术的忠实传人孙仁英
【发布日期:2020-04-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李耕国画艺术有何特色?在当今时代还有何影响和作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最近我重新拜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仙游李耕国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仁英先生,聆听他讲述对李耕国画艺术的看法和他自己的“绘画经”。
  “有关李耕国画艺术,早在1928年,中国现代着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就曾作了‘有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的高度评价。我个人认为,恩师李耕尤善于运用独特的创作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描绘古典人物的生活场景和活动行为,创出人们喜闻乐见和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并运用别样的笔墨和新颖的创意,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正气。他所创作的仙佛高士,不仅形神兼备,而且充满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了中国画独具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淳朴、天真、诙谐的特点。那里宛如一片膏壤,可让你感受到空间的无穷无尽,时间的没完没了,是现代人回眸的迷人胜景;那里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有太多美妙的诗篇,可以与各色各样的古代人物一起放逐,可以与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一起绽放。在透过历史烟尘的瞻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中,人们的魂灵会受到一种神圣的、超越时空的洗礼和净化。所以,自19世纪以来,李耕国画艺术一直深受广众的青睐。人们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就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萝卜芥菜……由此可见,传承和发展李耕国画艺术,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建设当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孙仁英先生的这番表述,也使我联想到他作为李耕先生的入室弟子,继李耕之后,一直当任仙游李耕国画艺术研究所所长至退休,之后又担任李耕国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握笔作画长达60多年之久,创作了大量受群众喜爱的作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画坛如何的波诡云谲,他始终潜心于李耕国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堪称为李耕国画艺术的忠实“传人”。
  孙仁英先生的作品无疑是更接近于李耕国画艺术的本源。同时,他又在继承和发扬李耕国画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变革,形成了自己的既高逸古朴又充满新意的画风,深得画界和社会的好评。他的作品在构思立意上大都别开生面,如有一幅画是四位老汉悠闲于山林中,或打哈欠,或放任小童搔痒、捶背、扒耳,标题为《四快》,多么有趣味!有一幅题为《皆大欢喜》, 画的是一尊悠然自得、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该画寓意:大度能容天下事,笑口看破古今愁。有道说,文章合为时而着,艺术合为事而作。今年以来,冠状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为鼓舞奋战在防抗病疫第一线的工作者增士气、提斗志,孙仁英特地创作了许多幅新型的古典人物画,刊发在《福建日报》上表示声援,其中《火神驱魔》,画面是哪吒脚踏火轮、手持双枪驱逐病魔的情景,另一幅《雷神驱邪》,画的是雷神手捧照妖镜,放雷电烧杀病魔。两作品涵义为:白衣执甲,英勇奋战,疫情必将被遏制。孙仁英先生的这类通俗画,平民百姓都能洞察其哲理,画中的幽默妙趣常令读者捧腹。
  怎样才能作出为人民大众喜爱的画?几十年来,孙仁英始终认准一条,要经常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深入到祖国的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思索。他年轻时,屡屡卷着裤腿赤脚下田、下工地和农民、工人一起边劳作边谈笑。如今80多岁了,他还不时与省文史馆同行和家乡年轻画家一道奔赴各地,跋山涉水、考察搜集创作素材。人民群众和祖国千姿万态的大自然,正是他妙笔生辉的源泉。□赵鲜明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