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冬春的一场生死赛跑如何换来众志成城和热泪盈眶
【发布日期:2020-04-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原本七天的春节假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被延长了,而对于一线工作者来说,却成了奢望。在这个“假期”里,我们走过了立春、雨水,错过了元宵欢腾,那些草长莺飞、举家春游似乎都变成了往昔,就连广场舞变成“方舱”的“专属”,大家的心情不时被阴霾遮蔽。
  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的心一直随着数据而波动,目光视线从未从实时动态中移开。每天打开手机的第一时刻,就是要看看各大平台的新闻,了解防疫工作实时动态。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不禁令人感慨:这是一场冬季的生死赛跑,也是一次战时的检验,更是对人性的考验与洗礼。
  也在这个时候,恰巧拿起了这本来自日本作家山田宗树的《黑色春天》。当中的情节、场景是何其熟悉,故事引人入胜,开放式的结局更是引人遐想和思考。山田宗树是日本知名的推理作家,也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作者,他的作品多涉及医学、推理等题材。
  《黑色春天》讲述的是一位疑似毒品中毒死亡的17岁少女遗体解剖时,从她的肺部发现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黑色孢子。翌年五月,全国各地陆续发生诡异的死亡事件。死者生前毫无不适症状,突然间会无法控制地剧烈咳嗽,口吐黑色粉末而死。100%致死率、感染源不明、无特效药……

       科学与正义,永恒的坚守

       在接触17岁中毒死亡少女遗体时,作为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法医饭守俊树对解剖结果感到隐隐不安。他认为这种孢子不像人类身体上的细胞,于是将该标本寄给对应检验机构,但分析工作并未得到实质性进展。
  危险悄然降临,随着“黑孢子”带来的死亡人数增多,监察医务院的饭守俊树、真菌研究所的岩仓和正、传染病研究中心的三和岛笃郎组成了对策研究小组。他们经过种种假设与谁,初步判断“黑孢子”可能造成传染疫情,并确定了病菌寄生在一种名为香蓼的植物上。
  他们发现,这种寄生的“黑孢子”在每年的11月最为活跃,而被传染的人到了次年的五月便会发病身亡。出于对科学和尊重、对生命的使命感,让他们觉得有必要赶在11月前铲除香蓼。新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如何快速、有效地铲除香蓼?
  这种情况下,香蓼所携带的病菌是危险的,相信科学的人们却不惧危险,积极投入到传染病的研究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日本卫生厅开始研究如何组织应对这场考验,而饭守俊树他们则积极联系,推动更多的人参加到科学研究中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大考,疫情之下无小事,关键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好防控、治疗。作为传染病学研究,专家学者开始溯源,试图通过找到病源与传播途径,封锁起源头,再探索针对病毒的治疗方法。
  另一方面,作为医护人员,在往年传染病学诊治的工作经验和基础上,探索实行了内外有别的诊治方法。对传染性强的病人进行隔离,实行专人专班专护,渐渐探索出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诊治方案。
  面对病魔,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毫不退缩,他们坚守在一线。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率先冲在防控疫情阻击战的一线。他们相信,只要人不倒,精神不倒,总会战胜困难。同时,他们也需要另一个更广大的战场给予更给力的支援: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共同战疫。
  组织的力量,全民投入战疫

       面对未知的病毒,饭守俊树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并没有坐以待毙,用岩仓和正的话来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国民的健康。”他们提出初步方案,“我们的首要使命是查明黑手病菌的感染途径,制定预防措施。关于诊断,厚生省已委托研究。”
  然而,多地连续爆发的“黑孢子”致死病例再次宣告“时不我待”,日本卫生厅也显得有点着急。小说中,当民众得知病菌传播者是香蓼叶后,人性的“真相”在这一时刻展现无疑。
  有的人将香蓼叶放入信中寄给他人,有的放到别人的邮箱里,有的还塞到小宝宝的手里……他们有的心情不好,报复社会;有的嫉妒他人,借此伤害;有的只是引起关注,博得同情……人性高尚和低劣,高下立判。面对在民众之间传递的混乱与恐慌,亟需国家有力组织、有序引导来破解。
  是时候正式向“黑孢子”病菌发起反攻了,人们经过动员纷纷行动,开始铲除香蓼。当三和岛笃郎以为自己感染病菌后,还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来追踪发病过程。而被感染的雪子不仅勇敢接受了新药的实验,在挺过五月后,还主动配合研究院对她身体的检查与研究。
  他们只是医生,是普通的民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却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小说毕竟还有所局限,在现实防控新冠肺炎的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伟大的中国人民更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充分动员,人民群众自觉加入这场战疫行动。
  疫情突如其来,爆发扩散得如此迅速,人们都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些病菌已随着宿主踏上旅程。我们的专家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果断提出“封城”建议。一道道指令从指挥部发出,全民皆兵,各条战线密切配合,只为完成第一个关键步骤:切断传播途径。
  “防疫一线有需要支援,我肯定愿意第一个去,不仅因为我是党员,需要冲在前头,也是刚好专业需要。”这是无数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铿锵有力的声音,更是他们坚定扎实的步伐。他们许多人放弃了大年三十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匆匆收拾行囊,奔赴战斗的一线。
  “有时候护目镜会勒得头很疼,一个班下来,非常累,口罩、防护服套着,闷得汗一直流,喘得不行。”医护工作者每天都要重复着心理疏导、挂瓶、分口服药、分三餐、收垃圾等看似平凡的工作,支持他们的是病患的期待,是家人的翘首盼归,更是国家和人民交付的重担。
  战“疫”的正面战场还需要广袤而坚实的后方做支持。驰援武汉的不仅有医务工作人员,还要有物资。物资保障不可或缺,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首当其冲,接着是药物、食品……人们也许容易克服语言的障碍,但无法回避缺医少药。
  在这个无法聚集人员开展生产的状态下,靠仅存的医药储备是不够的。湖北危难,战“疫”一度进入焦灼状态,我们在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同时,举全国之力火速支援。这场防疫阻击战所攻克的每块“高地”都是依靠组织的力量,依靠人们的配合。
  党和国家的有力组织,人们配合做到“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让我们在这次的生死竞速中不再畏惧。这场战役告诉我们,国家民族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人民的伟大。人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危机的转化,伟大卫国之士

       说危难是大考。在小说中,谁都想不到当年被游客误打误撞打开的石棺,带来却是来自一千四百年前的禁忌,更是给后世如此巨大的灾难。虽然不断有研究人员加入对“黑孢子”的研究,也摸索到一丝线索,但离真相似乎还有较大距离。
  被逼到绝境的人们,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决战。雪子在感染后,为了活下去照顾刚满2岁的孩子,毅然选择积极接受治疗,并同意成为新药试验者。当她发现新药对她帮助不大时,又选择在生命最后时光回到家里,陪伴家人。
  五月份终究还是到来,雪子的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神奇的是她尽管身体指标显示处于高危状态,但并没有发病。在爱人和孩子的陪伴下,雪子度过了危险的五月。幸福的日子却没有就此延续,到了六月,雪子终究还是病发身亡。这也意味着,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即使有千难万险,即使只是徒劳挣扎,我想,人类还是会拼尽全力去抵抗。”“哪怕明知绝无取胜的希望”“是的!”来自研究小组三个人的一次对话,不仅体现了决心和尊严,更暗含了为守护世界“隐秘而伟大”的觉悟与精神。
  小说如此,现实更是如此。呼吁大家宅在家中,自己却奔走武汉的钟南山常说“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不管是2003年的非典疫期,还是今年的新冠疫期,他用身体力行彰显责任担当,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国士”。
  同样,面对疫情驰援武汉的李兰娟院士也强调“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此外,还有王辰、黄璐琦、张伯礼等其他8位院士集结团队齐聚湖北。在这场战斗中,全国4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和麻醉科的专家达15000多人。
  在公众眼里,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在病人眼里,他们是白衣天使;在家人眼里,他们是穿上白色衣服的普通人;而在他们自己眼里,是“无我”,更是“使命”。他们用行动来证明“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在这次战“疫”的危机背后,还有一些新的机遇正悄然浮现。防护面罩短缺,人们就把文件袋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口罩不足,人们就在做好自己防护的同时,将鞋革、纺织等相近行业的生产线进行调优用于生产口罩……一些新的产业产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公布,他们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特长,积极作为。比如,“呼吸治疗师”们能高效协助医生给病患提供个性化呼吸治疗,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疫情局面可控后,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一些城市的生产用工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如何安全抵达生产一线成为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的考题。看似危机难题,却更是联接用工城市与劳务输出地区长期用工合作的新机遇。
  新的医护救助经验、新的应急管理经验、新的经济增长极、新职业、新业态,也是疫情留给身处危难的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疫情防控阻击战尚未结束,我们已经收获了无数的感动。正如《义勇军进行曲》所唱: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但愿此战“否极泰来”,胜利不远。
  正如这本《黑色春天》的封面那般,既有黑色的空洞、血色的凄美,也有深邃的思考、红色的希望。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相信这场战疫最终的胜利将是我们,让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奋力奔跑,勇敢迎接春天降临。

     □徐捷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