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机场“转运人”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我国输入性病例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如何实现接送境外人员无缝衔接,形成管理闭环成了防控的重点,把他从机场送到集中点,是防疫闭环中另一个重要环节,为的是避免旅客与其他人员接触。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是这样一群可爱的“机场转运人”,他们是机关干部、民警、银行职员、司机等。
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份安全
陈扬忠,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外事组副组长,我市驻晋江机场工作组组长,一身干练的他刚刚脱下“迷彩服”就换上“防护服”。为确保每名组员自身的安全,更为了保证接送工作的及时安全和顺利顺畅,他和市科协副主席黄文勇提前一天在晋江机场的附近寻找入住的酒店,从酒店整体的整体卫生、酒店房间的卫生设置、酒店人员的入住情况以及就餐情况等事无巨细进行考察确定,为全体组员的卫生安全上了一道金钟罩。
“晋江机场刚到的航班有4名莆田旅客。”“晋江机场今天由北岸负责接送,接送负责人黄映鸿,电话、车牌,司机翁永辉……”这样的消息,市侨联联络科科长林俊枢每天要对接10几次。作为工作组的神经中枢,不仅要确保境外回来的人员一个不落、安全地接回莆田,还要确保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每次有任务,他都要跟泉州市机场指挥组对接入境人员数量和信息,然后核对驻点人员取得的人员信息,确认信息后“双反馈”车长和所在县区。
涵江区疾控中心干部姚锋,把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先,出发前他就主动向疾控中心请领了84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灯、过期防护服等物资。每次大家接送完境外人员回来后,他都会都会第一时间到每个房间用紫外线消毒灯为大家消毒,他被大家亲切成为“安全守护者”。
参与了乡村道路一线防控、复工复产工人的隔离等工作,此次“冲锋”疫情一线,对秀屿区水利局水利工程干部陈清锋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口罩、防护服、手套,我们的防护措施一应俱全,因为考虑我们工作存在的风险,我们还被统一安排了集中食宿。”来到晋江机场的第二天,陈清锋就申请进入机场,顺利完成了5名境外入莆人员的转接工作。
每一点付出,都是一份激励
“市防控疫情指挥部组织疾控中心的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3月23日,我们正式上岗了。”来自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郑勇介绍,我们进机场接送境外入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是跟他们核实清楚每个人的出发地、居住地、航班号、护照号、手机号、途经哪个国家等信息,而后将他们引导至提前到达的接送专用车上。
来自湄洲镇劳保中心干部曾桂保,3月22日中午在家接到下午培训动员的通知后,马上出岛、打滴一路赶来。第二天,因为要早早出发,他又起了大早,一路奔波,按照约定时间9点准时赶到高速路口,和大家集结前往晋江机场。
出于职业习惯,建设银行莆田分行的章江伟喜欢建章立制。细心严禁的他,把每天晚上碰头会的精神和自己操作三级防护的实践记录下来,拟定出《晋江机场接送人员三级防护的穿戴注意事项》等规范,他说这样可以为下一班人提供一种参考。
每一次坚守,都是一份奉献
来自北岸招商服务中心的陈武,自大年初一开始就一直“战”在抗疫一线,从全市第一例确诊病例的隔离工作,到忠门高速路口的防护检测,从乡村道路的消毒排查,到晋江机场的接送旅客。两个多月来,陈武还没回过家,当大家问他想不想见家人时,他把头转向窗外,久久地吐出一个字:“想”。
莆田市妇联妇儿工委办主任陈剑英,作为小组保障员,热情开朗的她,认真做好物资发放、值班安排、物资补给等工作,努力为防疫工作人员当好他们的“娘家人”,做好物资保障的“军需员”。作为晋江机场莆田组第一批唯一的女队员,她关心每一位队员的工作、生活。每天都积极与酒店协调确认食物品质、用餐标准,了解队员用餐感受和生活需求,努力让每一位队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逢动必出,是司机的职责。公务车司机陈建民在群里分享自己这次的任务时,这样说:有时候压力、紧张都是难免的,毕竟跟各种不确定性就隔着一个口罩、一层面屏。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市驻晋江机场工作组的全体人员,以始终稳固坚守第一线的实际行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默默奉献着。 翁清山
|
我市打造全省首个“星青年零工驿站”
以赛促练 锻造救援尖兵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莆田工会夏令营开营 职工子女开启文化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