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健康
问君能有几多“筹”
【发布日期:2020-04-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算筹,又叫“筹策”,是算盘发明之前我国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多为竹子、木头、兽骨等材质,也有用象牙、玉石或贵重金属制成的。 老子云:“善数(者)不用筹策。 ”
  善于计算的人不需要算筹, 而是心算。春秋时期算筹已经普遍使用。河北博物院展示有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玉算筹和骨算筹。算筹平时放在算袋中,避免丢失。 《旧唐书·舆服志》中有 “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算袋”的记载,说明算袋是当时不可缺少的物件, 古人随身带着它,便于计算。
  算筹使用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十进制”,就是“逢十进一” ; 二是“位值制”,意思是,数码位置不同, 表示的数值就不同, 如数码“ 9 ”,放在个位上表示 9 ,放在十位上就表示 90 。 我国商代的文字中就有“一、十 、 百 、 千 、万” 等数字的表述,到算筹计数和运算时,十进位值制更是普遍应用。 算筹使用的这套法则, 如今全世界都在沿用。
  算筹能计数,也能计算,它能完成四则运算和开方, 还能做特定的演算。 由此,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此外,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工程学等也离不开运算。 后来,算筹逐渐被算盘取代,最晚到 14 世纪(元末),算盘已具有现代的形式。 可以说,从春秋时期算筹普遍应用, 到宋元之后算盘逐渐普及, 这之间的两千年里, 很多学科的高度发展都与算筹密不可分。
  算筹纤细、轻巧,但它完成的运算却庞大、繁复。如今,算筹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在我国科技文化进程中留下的印记永远不会磨灭。 问君能有几多“筹”? 发展的脚步不停留!
  据《文物鉴定与鉴》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