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许伯英)4月15日,莆田市复工复产系列新闻发布会(北岸经济开发区专场)举行。北岸经开区管委会、北岸经开区发改局、北岸经开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北岸经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省、市出台复工复产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发挥政策作用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北岸在建重大项目共17个,其中省重点2个,市重点(含省重点)8个,区重点9个,目前已全部实现复工。全区4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23家限上商贸企业及1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全部复工;现有农业生产主体16家全部复工。该区还积极通过“屏对屏”“云招商”等方式,努力搭建招商新平台,做强做活开放招商工作。一季度新洽谈对接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约160.7亿元,签约项目主要涵盖医疗健康、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呈现出年内有项目、能开工、可投产的良好招商态势。 疫情发生以来,围绕稳定经济发展、援企稳岗、减轻企业防疫费用负担、推动项目、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北岸经济开发区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该区还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复工进度,持续深入开展项目帮扶活动,每个重点项目落实一名处级领导、一个挂钩区直单位和一名镇分管领导挂钩服务,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和解决项目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督促指导企业、项目落实防疫措施、稳定用工,有力有序推进项目、企业复工复产。
“真金白银”保障复工企业需求
疫情期间,北岸经济开发区对辖区复工复产企业实施“免、减、缓”社会保险费政策。免征2020年2月至6月中小微企业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2020年2月至4月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受疫情影响造成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据统计,自今年2月份以来,全区共减免基本养老保险441万元,工伤保险14万元,失业保险费16万元,惠及155家参保企业,最大程度减轻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同时积极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稳就业效应,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助近100万元。研究出台了北岸经开区复工企业的保险政策,由区财政出资并对接保险公司,签订企业复工复产保险协议,保险期限为半年,由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复工后发生疫情产生的隔离人员工资、隔离食宿费用及企业生产经营损失,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该政策共惠及17家复工企业1379人,缴纳保费27.58万元。
强化帮扶助推企业复产、满产、超产
受全球疫情的大流行影响,让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上升。为了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北岸采取了防疫物资进口奖励、出口信保支持、融资贴息等一系列稳外贸措施,为企业解决疫情期间融资需求、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一些企业面临诸如原材料采购难度加大、物流成本、用工成本提高和防疫物资成本的额外增加导致的资金链紧张等问题,该区便在稳外贸方面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帮扶力度,帮助外贸出口企业应对疫情,共克难关。积极宣传并发动外贸企业参加将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的第127届广交会,为外贸企业与海内外客商在线洽谈,足不出户下订单,创造更多的线上交易额,疏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交易方式。支持外贸企业保障出口合同顺利履约,对于可能延期交货的情况,引导企业与客户沟通交流,确定订单稳定。加强服务,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方式的扶持措施,对省级重点外贸增量企业在融资、信保、资金等方面给予无缝隙支持。该区还摸底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解读省市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指导企业及时对接、即时申报、用好用足,切实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复产信心,助推企业复产、满产、超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