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许伯英)昨日上午,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莆田市复工复产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复学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我市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全市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分别于4月7日、4月20日全面有序开学,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也将分类分批、错时错峰开学。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行动迅速、主动作为,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有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严格校园管控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封闭校园,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停止任何形式的人员聚集活动。高三、初三年级开学以来,各校坚持校园封闭式管理,对进出校园的人员核验身份、检测体温,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并完善师生每日健康档案,密切关注师生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从国内重点地区、境外返莆情况,进一步健全健康档案管理。全面整治校园卫生,组织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 各高中和初中学校在复学前分别组织多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设定入校、教室、宿舍、食堂等不同情境,组织相关人员专题培训,熟悉规范处理流程,并针对演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相关预案,各学校已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杀,确保学校开学安全。
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针对市民关心的中高考相关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疫情期间,我市中高考备考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进行,实行“统一防疫教学施策、统一搭建教学平台、统一线上课程安排、统一遴选推送资源、统一线上质量检测、统一线上课堂视导”等工作。已于3月11-12日顺利组织了全市高三年级线上市质量检测。3月27-28日组织完成全市高三年级线上省质量检测。各学校开学后组织返校考,对前一阶段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学生情况统筹研究制定备考方案,针对性地制定衔接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做到“一课一案、一生一法”,做好居家线上学习与开学后线下教学的衔接。 中高考虽然延期,但距离考试的时间也仅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各学校教师将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提炼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精心制作校本复习资料,梳理教学重点要点。市教师进修学院、市各学科中心组也组织专人研究高考、命制试卷,在不断向全市各学校推送各种备考指导意见和资料,确保“防疫不误考”。我市教育集团、教育联盟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变单校、单兵作战为抱团取暖、合力断金。初三市质检将调整到5月底进行;高三将于5月初和6月初再组织两次市质检,以配合各高中学校做好学生高考的模拟演练和备考检测。
复学工作平稳顺畅
为保障复学工作平稳顺畅,市教育局严格落实师生健康管理,严格建立健全教师、学生、后勤保障人员(含食堂供应商送货人员)、校内建设工程务工人员等对象的健康档案,逐一排查掌握其本人及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旅居史、接触史、疾病史,严格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健康档案,落实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全面覆盖、不漏一人,杜绝任何一个人带病带隐患返校到岗。 各高中、初中学校全面建立了复课后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等,构建覆盖校内所有人员、所有场所、所有环节的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校内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加强食堂用餐管理,实行单桌、同向就餐。实行学生宿舍封闭管理,整合宿舍资源,合理安排宿舍住宿人数。同时紧盯食品、消防、校车和交通安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校园及周边治安等各领域安全隐患,以对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严守安全红线、底线、生命线,坚决防范和遏制学校安全事故。 目前,全市各学校已购置12000多支额温枪,配备部分测温门,6000多套防护服。复学后,市里统一对师生口罩免费提供实行“321工程”:即高三年级免费提供3周(18天),每人每天2个,初三年级免费提供2周(12天),每人每天2个,其他年级免费提供1周(6天),每人每天2个,并持续充实防护物资。协调卫健部门安排医疗和防控专业人员至少1人进驻学校参与开学疫情防控处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