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了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结果,相关数据及结果引发了公众热议。其中,话题之一是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达到56.5%,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达到75.9%。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既为许多城镇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也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由于房地产相对“来钱”较快、不需要太多高端科技支撑,且存在着巨大市场刚需,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也对其过度依赖,投资投机性资金还大举涌入,由此带来了不少地方房价快速上涨、房价收入比扩大和居民实际购房能力下降。 曾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劝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有人还提出其他一些国家居民购买首套房时的年龄,要年轻人边租房边工作边攒钱。但是,在房价上涨速度明显快于收入增速的情况下,很多人举全家三代人之力再加巨额房贷,才能使年轻人购得属于自己的房产。有鉴于此,央行报告得出结论:中青年群体负债压力大,刚需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 房价偏高不仅加重了还贷压力,也挤压了消费空间,制约了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央行报告显示,被调查者“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如果房贷负债占比较高,其他资产必然占比较低。这也是很多居民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渴望降息的重要原因。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此轮楼市调控历时已3年多,总体上遏制了房价快速上涨势头,特别是终结了一线城市的快涨模式。不过,要切实减轻刚需群体的购房负担及还贷压力、提升其消费能力,还有待于房价向符合价值的方向理性回归,有待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诸多行业都面临严峻困境,一季度居民收入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调查失业率也达到了新高。在房贷占比较高、“金融资产占比较低”情况下,很多人特别是中青年,并没有太多储蓄可以用来应对停工停产造成的收入减少乃至暂时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区试探性地放松楼市调控,相继搞出“政策一日游”,甚至有人担心个别地区存在经济复苏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可能性。房贷占比过高、还贷压力增大的情况警示人们,如果此时放松楼市调控,一方面必然再次拉抬房价、打击刚需,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则会进一步挤压民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的消费潜力,迟滞消费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复苏。 在新冠病毒依然肆虐全球,疫情和抗疫形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之际,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绝不能打放松调控的主意。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一方面应通过定向降准、降息、减免税费租金、延长还款时限等多种措施,帮助包括房企在内的企业纾困;另一方面,必须长期坚持楼市调控大方向和“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通过有序复工复产、定向定点帮扶,以及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以减轻刚需群体的购房压力、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复苏并逐步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