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年内IPO募资规模超千亿元
加大对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IPO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今年以来,IPO市场保持活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以首发上市日统计,截至5月11日,今年沪深两市共有81家企业IPO(含科创板),募集资金1012.16亿元。
  中邮证券首席研究官、董事总经理尚震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IPO常态化对实体经济是潜在利好,直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输血利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企业,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从今年IPO企业的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发行规模较大。“从中可以看出监管层对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视。面对全球新局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显得更加重要,而IPO倾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无疑会成为趋势。”尚震宇说。
  与此同时,从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结果来看,IPO过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统计,截至5月11日,年内已有55家企业IPO过会(不含科创板),1家被否,2家暂缓表决,1家取消审核,过会率达93.22%。而去年同期为34家企业申请IPO,30家过会,过会率为88.24%。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内IPO过会率保持较高水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一季度放行的首发企业90%排队时长都在一年以上,经过了多轮问询、抽检。通过前期的严格监管,多轮财务大核查,对问题申报公司及时出清,大幅降低了后期的审核成本,使得后期IPO审核率显着提升。另一方面监管层对符合条件的IPO和再融资申请的审核效率也提升了。在防控疫情和推进复产复工过程中,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持续明确市场预期,同时维护市场稳定,也是监管层向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证监会通报了对84家首发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工作的情况,有30家已撤回IPO申请终止审查。
  对此,李湛认为,现场检查不是立案调查,也不是行政处罚,而是对书面审核的一个强化,是让企业加强自主检查的一个方式,现场检查能够提升IPO企业申报质量,传导监管压力,有效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
  谈及IPO发行的趋势,李湛认为,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启动,A股也将“大踏步拥抱注册制”。近期,监管层愈发加强对企业数据真实性的重视,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多次强调严打财务造假。随着新证券法生效实施,违法成本提高,以及监管层对于财务造假的重视度提升,今年企业申报时将加强自主检查,能够上报的大部分企业将更加优质。
  尚震宇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实体经济压力较大,金融系统间接融资风险较高,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维持IPO常态化是必然选择,但不能只侧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挥,监管更应当强调资本市场的财富功能,实现融资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赢,从而将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做大。
  (证券)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秀屿区东峤镇居家养老项目 多元服务托起“夕阳红”
  • 荔城区北高镇:挽袖献爱心 热血传真情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