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
市民政局推动脱贫攻坚战,力争——
“兜得住 兜得牢 兜得好”
【发布日期:2020-05-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记者 吴林玉)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从“兜得住、兜得牢、兜得好”3个层次介绍了推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兜底保障重要作用,是民生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做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是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是重大政治任务。

落细惠民政策 确保兜住底

  今年以来,民政部门按照“三个聚焦”的要求,认真开展困难摸底排查,落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继续落实“家庭收入豁免、刚性支出扣除、重病重残单人保、延保渐退”等低保惠民政策,结合疫情影响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强化特困对象供养,全面落实特困对象照护责任,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和关爱帮扶,实现“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持续加大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孤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维护孤残儿童基本权益。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及时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尤其是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群众主动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四是应补尽补。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并动态调整各项补贴标准,特别是3月-6月份加倍发放物价补贴,努力将疫情对困难群体的影响降到最低。截止4月底,全市共发放社会救助金1.5亿元,保障困难群众近10万名。

完善体制机制  确保兜牢

  近年来,莆田市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敬老院建设管理为主体,临时救助、物价联动机制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发挥了社会保障兜底作用。今年,我市围绕“摸排发现、救助审批、困难帮扶”这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过程,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机制体制,筑牢脱贫攻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社会救助预警监测机制。3月份,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脱贫攻坚社会救助预警监测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存在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新增致贫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行分类预警、分级监测、分档处置,把社会救助的关口前移,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
  二是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全市选择一半以上的县(区),将低保审批权限由县区下放至乡镇,优化低保的申请受理、入户调查、乡镇审核、公开公示、信息核对和县级审批、资金发放等程序,减少环节,提高审核审批效率。
  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机制。通过双向筛查、延保渐退、全面核查、临时救助等措施,加强与扶贫部门信息共享,精准分析返贫致贫风险,强化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水平。

强化要素保障  确保兜好底

  在“兜住底、兜牢底”的基础之上,市民政局着眼提升兜底保障质量,围绕“兜好底”的要求,精准发力,让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今年,市民政局提高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以及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等3项保障标准。其中,全市低保保障标准、补助水平首次实现全市范围内统一,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到434元/月,比2012年增长429%;低保保障标准达到7920元/年,比2012年增长206%,远超省定扶贫标准线3750元/年和国家扶贫标准线3310元/年,这就意味着,我市能够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到低保兜底保障中。
  当前,我市是全省唯一一家为低保户购买“小额意外保险”的地市,由政府免费为贫困人员购买意外(含意外死亡)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住院补贴医疗保险和附加疾病(自然)身故等险种,低保(特困)、建档立卡多重身份贫困对象可叠加享受保险赔付,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侵袭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因病返贫的风险。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工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带动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困难群体寻求与社会力量提供对接渠道。5月14日,启动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仪式,组织全市101家社会组织与101个老区村结对帮扶。近期还将开展“进千村 帮万户 保民生”困难帮扶行动,落实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疫情难关,不断提升帮扶质量。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晚报记者 吴林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