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曾鲸与中西文化交流
【发布日期:2020-05-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曾鲸(1568—1650),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生于莆田。他从小热爱美术,课读的同时,濡笔作画,显示了不凡的绘画天才。少年时,他的绘画就名扬乡里。后来,他长期居住南京,活动于南京、杭州、余姚等地,致力于人物画,成为明代着名的肖像大师。人们称颂他“风神修整,仪观伟然”,又评价他所画的小像为福建“四绝”之一。姚露《露书》卷十五说:“吴文中花鸟佛像,曾波臣小像,洪宽小楷,黄允修篆石,皆称吾乡四绝。”当时,曾鲸在南京成为着名的文化人。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1582,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来传教,先登上澳门,后到广州。他喜欢结交文人,在广州,接触大量文人,了解中国文化。又到韶州,结识着名剧作家汤显祖等名人。以后又到南昌和南京传教,生活了五六年。又结识了徐光启和福建的叶向高、李贽和莆田曾鲸等人。他热烈传播西方文化,包括绘画艺术、西洋技法。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期间,游历很多地方,南京就是重要的一站。在南京期间,利玛窦与当时居住“陪都”南京的重要官员、着名文人交往。当时,曾鲸在南京颇有声名。利玛窦也与他相识相交,相互交流。日本大村西崖《东洋美术史》介绍说:万历十年,利玛窦来华,能绘圣母玛利亚像。波臣既擅长国画,没有去模仿,但也吸收了利玛窦的肖像画法。
  公元1595-1600年间,利玛窦在南京,曾鲸与他往来不断,进行中西绘画技法交流,并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他特别学习西洋肖像画技法。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研习、师承古代人物画大师顾恺之“以形写神”的手法,并大胆吸收西洋画法,融合中西画法于一炉,创造了独特凹凸法,绘画艺术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他的绘画注重传神,“无不俨然如生”,其代表作有《王时敏小像》、《张卿子像》、《葛震甫像》等。曾鲸作为明代末期着名的画家,他对古代中国人物画的创新、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中国美术史简编》评论曾鲸的墨骨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写照如灯取影,妙得神情’”,以酷肖真人而着称。评论曾鲸,“写照如镜取影,妙得情神”,“每画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评其画像“犹有宋人浑穆之意”,又说曾鲸“落笔最得神”。还称其画为明代“首屈一指”的肖像画大师。
  曾鲸的画作很多,其中有十三幅作品留存下来,如《黄道周像》、《黄宗羲像》、《谢在杭像》、《钱澄之像》、《张岱像》等,都是传世珍品,保存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以及福建、广东博物馆。他的《王时敏小像》,绢本设色,纵六十四厘米,横四十二点二厘米。现存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曾鲸长期侨居南京这一明初都城,又作为晚明一代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他不但绘画成绩很大,影响很广,而且肖像画法“风行一时”。因此,向他学画的人很多,“弟子甚众”。后来者谢彬、金谷生、徐易、廖君可、刘祥生、沈尔调、张玉珂、陆永、顾宗汉等都学习他的画法,传他的画法。
  名师出高徒。其中,谢彬(1601—1681),“为传神妙手,名闻南北,价重艺林”。其代表作《朱葵石像》,现存故宫博物院。他的学生中高材生甚多,形成“波臣画派”。
  曾鲸还是位诗人,他的“咏牛”诗也传于后世。其“咏牛”诗:
  朝出兰房暮即归,长干相守不相违。
  妆前犹有啼痕在,只恐明朝又别离。
  曾鲸画风成熟于五十岁左右,七十岁时仍处于创作高峰。他晚年患了眼疾,他画的最后一幅画为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曾鲸病逝于南京,享年八十二岁。
  朱维干先生评说:我们的文艺作风,到了明万历时期,“第二次吸收外来成份,曾波臣实开风气之先。数十年来,西洋画盛行,对国画几有取而代之的趋势。”曾鲸一生为中西绘画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的贡献。□金文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