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袁枚的这首《所见》,描绘了一幅率真单纯的童趣画面:这小牧童看来很开心,骑在黄牛身上一路高歌。突然,歌声停了。怎么回事?只见牧童直勾勾地盯着树上的蝉,小心翼翼的靠近。 每个人都有过美好快乐的童年,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总让人怀想。古代文人笔下的童真童趣,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循着古诗词的韵脚,去寻觅那些童年的影子。 钓鱼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看这孩童钓鱼,故意把自己藏在草里,生怕鱼儿看到自己就不上钩。这时候有一个人要过来,那还得了,肯定会把鱼儿吓跑的。这孩童着急又不敢发出声响,只得隔老远就挥手,示意别过来,吓跑鱼儿。 模仿大人是童年的本能。宋代范成大的《田家》:“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又饱含着温馨氛围的诗,让我们看到了村庄里平静的时光和村民们平稳的心态,大人们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童年做小偷的感觉也很美妙。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玩耍是孩童的天性,童年放学放风筝的心情是那么的明媚。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童年牛背上的短笛无腔,也令大人们羡慕啊。宋代黄庭坚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居然把一家小儿的生活情调都写了个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魏益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