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低利率”时代资产无形缩水  投资理财如何进阶升级?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上证】 【阅读:次】【作者:】
  近年来,全球经济本就面临着下行压力,今年的疫情无疑又是一记重击。为缓解市场流动性风险,刺激经济发展,各国央行也是努力地持续放水,但这也加重了低利率的隐患。目前,欧洲多国央行已开启负利率政策,美联储在此前临时降息之后,距离零利率也只是一步之遥。我国今年以来也通过MLF、TMLF、LPR等工具“降息”。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低利率就如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低利率有望推动宏观经济短期复苏,对国内实体企业来说,利率下降后融资成本会有大幅降低,对实体经济整体融资环境起到有效改善。同时,低利率对拉动内需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在利率较低的环境下,更多资金流向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日用工业品上,从而助推中国制造业景气指数回升,带动经济发展,为稳增长奠定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多国下调利率以应对经济疲软的原因。
  而不利的一面则在于,低利率将侵蚀资产。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今年4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3%,而目前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仅为1.50%,三年期也不过2.75%。这就意味着,把钱存进银行将面临跑不赢通胀的困境,资产在无形之中缩水,更无法奢求保值增值。
  低利率的环境对资本市场也有明显影响,低利率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对于债市相对有利。虽然5月以来债市出现一定回调,但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行情。经济方面,4月多项经济数据修复,但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也仍在。资金面上,流动性整体偏宽松的基调不会改变。在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明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未来仍有降息降准的必要性和操作空间。
  若站在投资角度上,低利率环境中,与市场利率高度挂钩的传统理财产品面临较大挑战,近几年也相继出现了收益下滑的局面。当前,债券资产或许是一个较理想的选项,尤其是久期较短、信用评级较高的个券品种。众多固收类产品中,建信中短债等“小而美”的中短债基金主要投资于久期在三年以下的债券品种,久期较短的债券受市场利率影响较小,所以投资的波动和回撤也相对较小。同时,中短债基金一般投向信用评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个券,因此面临的信用风险也相对要低。投资回报上,中短债基金表现可圈可点。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中短期纯债债券基金近1年平均收益率5.02%。此外,从投资的流动性来看,中短债基金买卖方便速度快,没有持有期限限制,便于投资者合理安排资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秀屿区东峤镇居家养老项目 多元服务托起“夕阳红”
  • 荔城区北高镇:挽袖献爱心 热血传真情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