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稳健理财收益率不改去年下降趋势,仍然跌跌不休。普益标准数据显示,4月,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6BP至3.66%。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稳健型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到了更具安全性的银行存款产品,而其中城商行的存款产品又以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受到更多关注。记者注意到,最近南京银行上海分行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皆为4.125%,比一般的稳健理财产品还要高。
4月银行理财收益仍处低位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主要受到当前整体宽松的资金面影响,同时过渡期内银行资产端的结构性调整仍在持续,也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产生影响。 资金端方面,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加码,银行体系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继续处于相对低位。4月3日,央行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并时隔12年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同时,央行在4月16日-19日四天进行了逆回购操作;此外,4月1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利率较前次下降20BP至2.95%。在下调MLF操作利率后,央行继续引导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20BP和10BP,创去年8月改革以来最大单次降幅。央行下调MLF利率,引导LRP利率下降,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充裕,资金利率价格维持低位,进而影响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下滑。 资产端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调整仍在持续,推动银行理财收益继续下行。在资管新规推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速向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理财过去的“资金池”业务模式难以为继,银行理财通过期限错配来拉升理财产品收益的做法被禁止;与此同时,监管鼓励银行投资标准化资产,对于银行投资非标资产进行约束,资管新规要求非标资产期限匹配,在银行存量产品逐步到期后,新发产品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产品收益顺势下行。 综合来看,考虑到疫情后期国内经济仍待复苏,央行大概率将维持目前较宽松政策,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总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资金面宽松状态不改,预计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城商行存款利率较高
与此同时,股票、期货、基金等投资方式由于市场波动大,风险较高,一旦发生大幅下跌,亏损极其严重,实在不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故越来越多稳健型投资者转而开始关注银行的存款产品。 记者比较上海部分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定价发现,5月多家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相较于3月来说有所下跌,但多数还是维持在4%左右,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还有优势。 具体来看,利率最高的是南京银行,1万元起购,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皆为4.125%。不仅起购门槛低,收益也高。其次是盛京银行,3年期定存利率为4.12%。江苏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最新的利率为3.905%,和3月持平。但该行3月还有一款5万元起购,利率为4.125%的存款产品却不见踪影。 另外,浦发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5月利率为3.9%,较3月下跌了22.5BP,不过起购门槛也有所下降,从20万元起购降至了5万元起购。浙商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5月利率为3.85%,较3月下跌了25BP,幅度小于浦发银行,但其起购金额却从1万元上升至5万元。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皆为1万元起购,5月利率分别为3.3%和2.8%,相较于3月也均有下跌。 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起城商行略低,而起购金额则较高。可见,购买城商行存款产品的性价比更高。而且银行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元以下即使银行破产了也能本金加利息一起赔付给投资者,可谓安全性极高。 不过,投资者在选择银行存款产品的时候也要看清自身情况。如果近期可能有资金需求的就不要选择了,因为这类存款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如果提前支取就得按活期利息来计息,反而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