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李金春 通讯员 陈国孟)5月28日,仙游县举办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护林员培训会,集中对该县25名守护27万亩生态林的护林员进行林业法律法规、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生态护林员巡护系统操作等培训,并要求这些森林的贴心“保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随时掌握所辖林区情况,同时要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守护保护区的金山银山。 “省级森林县城”的仙游是全省重点林业大县,林业是立县之本,林地面积达200余万亩(生态林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32%。近些年来,有着良好生态、宜人气候的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多举措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特别是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仙游的一张金名片。 据悉,这个全市独一无二的保护区,坐落于生态秀美的仙游县北部山区,涉及西苑、石苍、社硎、菜溪等4个乡镇20个建制村,总面积达27万亩,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高,各种资源丰富,初步统计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有1366种、有脊椎动物有420种,被誉为“物种的基因库”。保护区内溪流以石谷解为起源中心,向四周分流,复杂的地形地势、茂密的天然阔叶林,成为莆仙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孕育着丰富优质的水源,是木兰溪和九溪的正源头,是莆田市的重要水源涵养林。此外,保护区内还有千年古刹九座寺和国宝无尘塔及菜溪岩、金钟湖、仙水洋、十八股头、石谷解等名闻遐迩的人文自然景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尤为重要。为有效保护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好面积庞大的生态林,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仙游县生态国有林场探索推行非全日制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在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制宜设立生态护林员岗位25个,采用“就近、就地”“择优、公开”的原则选聘了25名生态护林员,日常重点开展保护区的巡山防火工作,还要负责病虫害防护、防盗等有效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这25名巡查巡护时统一着装的生态护林员,既是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工作的骨干,更是制止涉林违规违法行为的眼线!”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郑瑞椿告诉笔者,为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保护森林资源的履职作用,制定管理办法,明确选聘、培训、考评、退出和报酬支付等规则,建立定山场、定面积、定任务、定职责、定报酬的“五定”护理责任制。 “我们生态护林员的巡护工作孤独、辛苦但责任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上生态护林员的黄玉春说,“在防范森林火险的同时,还要监测林木的病虫害、盗伐盗砍、山体滑坡、毁林占山盗种等责职。”对此,该县林业局副局长黄正发表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发展与护林员常年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得益于他们编织起了一张严密的森林防护网,如今走进保护区的西苑、社硎等地,目之所触,鼻息所及,浑然净是绿色,芳菲不尽,花开如荼,生物多样,争妍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