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福建师大110周年校庆,福建师大文学院决定出版一套“闽铎声声”丛书,从毕业于福建师大文学院、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名师中,选录部分人的着述汇集而成。丛书共分有七册,其中《解语说文》一书是许更生所着。《解语说文》全书共有近60篇文章,反映作者在联词组段等多领域的探索和耕耘的成果。着名博导、孙绍振教授在《闽铎声声》总序中,对许更生的评价——“许更生从自己50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上升出的理念就是‘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作为课堂改革的强力抓手’,这无疑是富有特色、别具一格。” 高考改革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许更生老师在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教研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学门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解语说文》全书由“学海雅教”“撷华铸语”“读写有道”三部分组成,涉及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课改等诸多方面,书中许老师为我们细细诉说着自己在解语说文路上的点滴心得。 许老师在他的《解语说文》论着中,阐发了语言文字虽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肯定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文教学“个性特征”之所在。人类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是两个不同的运作过程,只有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非得下苦功学习不可,而书面语的“学得”,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首先还是靠记忆和模仿,从积累和运用词语入手,再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正确掌握。从“会说”到“会写”,需要质的转化或飞跃。那么,究竟必须掌握多少书面词汇才能基本“达标、过关”呢?大致是 1万个左右。许老师特别以此指导莆田市的中考、高考,说明“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强力抓手”理念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我认识许老师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他频频在当地报刊发表大量论文、散文、随笔、杂感等文章,先后出版过26本各类书籍,共计近300万字。他是1977年底,从三明地区师范调回家乡莆田的。翌年,正是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各地学子应试可谓热火朝天。他在学习语文新教材、新大纲,以及几位语文界权威刘国正、张志公等人文章的基础上,教研审时度势,科学预测高考。他认为高考作文命题会有一个180度大转弯,从几十年“一贯制”的命题作文,转为三写(缩写、改写、扩写)之一的缩写;从高考来讲,尤其必须注意短平快的“缩写”。当年作文考题果然被其“猜中”!很巧,第二年,高考作文命题又是“改写”形式,可以说又一次有幸命中了题型。 他还以“联词组段”作为语文课堂变革的强力抓手,以及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指挥棒)。2001年,莆田市首创使用联词组做段题型【题目为“运用下边词语(潇洒 别出心裁 魅力)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这种开放性试题,既能检测考生运用语词的能力,又能培养发散一聚敛思维和联想想像能力。2003年至2005年,许老师先后应莆田城乡3所中学的邀请,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各上了一年高一语文课。实践证明,他提出的“以书面雅词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不仅理论上成立,而且课堂实践成效显着——这是对百年来语文“课堂学,课后练”的颠覆性变革。 直到2008年,我市一直把“联词组段”作为中考作文的保留项目。这种题型还从省内外中考(如福州、三明、哈尔滨、海南省),延伸到了高考,如重庆、江苏、江西、天津、湖北、浙江、全国卷二,等等。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卷I(适用于福建等9省),要求从12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当年的全国卷Ⅱ作文试题则更进一步,提供了包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内的六个中华名句,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其中的名句,来完成800字以上的一篇作文。这两个全国性的高考作文题,实际上可谓“联词组段”的发展引申——由“联词组段”发展到了“串联语句成篇”。 正由于“联词组段”的创新、新潮,故在《解语说文》一书中,特地单列“撷华铸语”章节,详细阐述其理念与教法。 2006年4月,许老师还在北京《语文教学研究》发表了《母语教学:要说爱你不容易》一文,提出:“高考不能语数英并列150分,而应当突出母语的重要地位,语文分值要提高到200分;外语降至100分。”教育部鉴于母语教育现状和部分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吁,母语逆势而上,难度、分值不断提升。十年之后的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为: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同时,作文题型也有了上述重大变化。 有耕耘就有收获。1999年后,全国中语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莆田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许老师连续两届荣获中共莆田市委组织部授予的“拔尖人才”称号;1998年、2002年两次被省教育厅聘为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语文学科组成员;1999年任省教育厅首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委会兼语文学科组组长等。 痴心、匠心、爱心、恒心,建构了许老师忙碌且充实、平凡而多彩的一生。□李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