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3日探明底部后,各大股股指全线上扬,部分前期滞涨的股票走出快速拉升的“补涨”行情。 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情况下,与其追高一些疯涨题材股,不如关注一些涨幅相对没那么大的滞涨股。毕竟在每轮上涨行情中,个股先涨后涨都会涨。而随着市场热点将向滞涨股转移,投资焦点宜聚集在一些有业绩支撑或业绩将有改善的滞涨股上。 券商分析师指出,部分股票涨得少或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伴随着A股估值中枢的上移以及在反弹过程出现的震荡,涨得少本身就是一个亮点。观察近期上涨迟缓、股价偏低的个股,可以发现银行股、房地产股等板块个股成为“主力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银行股处于集体低估值的状态,破净比例高、市盈率大多在10倍以下,同时又对应较高的股息率,如果基本面没有出现快速恶化的话,长期毫无疑问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此外,最近十年银行板块每隔2-3年就有一波明显跑赢沪深300指数的超额表现,包括2012年底、2014年底和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初。如果这一时间周期奏效,那么在今年下半年,银行股同样有望迎来一波价值修复行情。 南方基金认为下半年蓝筹股行情值得期待,前期滞涨的板块,如房地产、银行、券商、汽车等板块均有望成为资金关注的估值洼地,成为下一轮上涨的领涨板块。而汇丰晋信基金也认为,随着指数逐步进入高位,如食品饮料、医药、在线教育、地产等一些潜在的低估值板块很可能在后续行情中脱颖而出,有一定表现机会。 尽管从大的方向来看,由于信心恢复较好,市场仍然在多方掌控中,经过此前弱反弹,不少个股已经累计了一定涨幅,市场有通过震荡洗筹的要求,在此阶段一些蓄势充分且近期累计涨幅不大的滞涨股“趁机”表现一回的可能性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周一涨停板个股中,有近四分之一市值低于30亿元或30亿元左右的公司。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个股市值普遍在300亿元、500亿元左右的大背景下,那些30亿元、50亿元市值的个股就显得更为袖珍,更易引起资金的关注。 据分析人士的介绍,滞涨股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缺少资金关注的权重大盘股;另一类则是以前曾表现出色的中小创股票。前一种很可能会继续缺乏资金“问候”,并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后者则是在公司高成长获得确认时出现“补涨”到领涨。 “在选择滞涨股时要认清市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研判未来趋势的发展方向,更要了解这些股价此前没表现的真实原因,分清滞涨的种类,做到有的放矢。本身存在重大问题、业绩大幅滑坡或长线庄家出逃等造成的滞涨股,不宜盲目介入。”业内资深人士指出。 标的方面,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在以下三类个股中去挖掘:一是今年以来持续跑输大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中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个股。二是前期调整充分的低估值板块,如地产、银行等。三是一些低价、估值还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