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福厦铁路(莆田段)累计完成投资40.3亿元
香山寺隧道已顺利贯通 湄洲湾跨海大桥预计7月份实现合龙
【发布日期:2020-06-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湄洲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
梅山特大桥跨城港大道连续梁正在施工中。
晚报讯(记者 许伯英)记者从市铁路办获悉,新建福厦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新福厦高铁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高铁,也是福建省速度等级最高的铁路。莆田境内线路途经涵江、荔城、秀屿、城厢、仙游等5个县区10个乡镇。
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已预征供地2621.13亩,占总量的103.4%;临时用地预征供地1870.33亩,已完成设计临时用地的103.89%。房屋丈量76.9万平方米,已完成拆迁61.75万平方米,已完成设计量的115.2%。已完成建设七个拌合站、八个钢筋加工厂、二个制梁场、桥梁桩基7536根、承台626个、墩身508个、隧道开挖4569.10米。路基完成284.16万方。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量的62%,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3亿元。
现场直击
新建福厦铁路的建设者们冒着酷暑奋斗在施工一线
夏日时节,新建福厦铁路的建设者们冒着酷暑奋斗在工程施工一线。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笏石镇岐厝村,站在村庄的高处远望新福厦铁路梅山特大桥施工路段,只见一个个高大的墩身犹如钢铁巨人,拔地而起、颇为壮观,大桥的连续梁正在施工中。
记者了解到,该大桥全长3.7公里,先后跨越城港大道、莆永高速。中铁十一局福厦铁路4标项目部经理部副经理周跃华告诉记者,目前,除个别拆迁点外,新福厦铁路梅山特大桥已基本完成桩基、承台和墩身施工建设,下一步将开始架梁、铺轨施工。
而在湄洲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绵延近10公里的海上施工栈桥显得雄伟壮观。承台上工人们正在进行大桥墩身钢筋绑扎及墩柱施工。据介绍,新建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为全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跨海大桥,全长约14.7公里,连接城厢区和泉州市泉港区,设计双线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共有桩基3076根,承台342个,墩身342个。其中有10公里位于海上,海域线路长,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
周跃华告诉记者,湄洲湾跨海大桥涉及多处跨度较大的连续梁施工,对线型要求也比较高。此外,由于采用挂篮施工,只能每一个截段、每一个截段进行施工,施工时间长。为了确保整体的施工安全,他们采取以项目总工带队进行高风险工序验收,每一步验收完了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截至目前,新建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累计完成完成桩基2630根、承台196个、墩柱140个,预计7月份实现合龙。 晚报记者 许伯英
香山寺隧道贯通
隧道、桥梁等建设施工中的大难点
6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声炮响,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担建设的我国“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新福厦高铁香山寺隧道,顺利实现全面贯通,这是新福厦高铁全线首座实现贯通的超千米双线隧道。香山寺隧道位于涵江区江口镇,全长1215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
中铁十六局集团新建福厦铁路3标项目部综合办主任蒋柱华告诉记者,香山寺隧道施工困难点主要是围岩的情况比较差,“80%以上都是四 五级围岩,整个隧道有三条断层破碎带,两条岩性侵入带,隧道极其不稳定,容易产生塌方冒顶。”为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时间抢回来,针对隧道内围岩状况差,冒顶坍塌风险高等问题,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通过上足先进的机械设备,采取“短进尺、强支护”形式缓慢掘进,严控安全施工步距、严抓关键工序。采取错峰轮班施工等措施,确保隧道24小时不间断安全有序作业,提前15天顺利贯通。
记者还了解到,中铁十六局集团新建福厦铁路3标项目部在莆田境内约施工27公里,将建官庄特大桥、上后特大桥、坪尾大桥、萩芦溪特大桥、木兰溪特大桥等5座大桥,隧道有碧峰寺隧道、后俞隧道及香山寺隧道。截至目前,隧道工程累计完成6.8公里,桥梁工程累计已完成14.2公里,路基土石方已完成约11万方,4座涵洞已全部完成。位于涵江区江口镇的木兰溪特大桥是该标段的重难点工程,该大桥全长18746米,共有简支梁515孔,桩基5384根,墩台550个,主要跨越木兰溪、既有老福厦铁路、国道324、湄渝高速、沈海高速互通及迎宾大道等。蒋柱华告诉记者,跨越木兰溪深水区的墩术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该桥梁长度长、结构形式复杂,连续梁跨度大,是施工中的难点。
目前,该大桥正在进行箱梁架设。 晚报记者 许伯英
背景资料
2010年4月26日,福厦铁路莆田站,一声响亮的汽笛声响彻莆仙大地,蓝白相间的“和谐号”动车组驰行在莆阳大地上,福厦铁路的开通实现了莆田铁路里程零的突破,我市铁路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
十年间,莆田先后建成了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48.6公里,初步形成“一纵一横一支线”的铁路网,为莆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19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4.8:53.1:42.1,与2009年的11.1:54.2:34.7相比逐年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明显提升,特别是通车后港铁联运的优势逐步巩固,铁路营业里程直线上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157万吨,外贸进口总额达162.3亿元、是2009年的3.9倍。逐步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也带来了优质的经济效益,2019年,我市财政总收入达226.39亿元,是2009年的3.6倍,年均增长13.6%。
|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莆田工会夏令营开营 职工子女开启文化研学之旅
追梦中华福建行 华侨新生代莆田寻根
千年莆仙戏 唱响状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