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芒种与高考。真是巧合,每年的芒种和高考几乎同步,最多也就相差了一两天,很有缘分,但今年高考因为疫情原因拖后一个月。 芒种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说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谷子和稻子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 这有芒的大麦和小麦,到了芒种时,就饱满了、成熟了。那芒,像用剪刀剪过,齐刷刷的,向上挺立着,精气神十足,等待着主人来收割。金色的麦穗里面,是一颗颗饱满的籽粒。这麦子从种到收,整整经历了八个月,可谓“八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风调雨顺,遇上好年景,它们会以丰硕的成果来报答主人的养育之恩。要是遇到干旱、风雨、洪涝,减产甚或颗粒无收,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无论丰歉,人们还是开始了下一轮的播种。刚刚下过一场雨,这雨非常及时,既促使了小麦的成熟,又加快了出土禾苗的成长,还提供了移栽、补种的机会。那些背着锄头的男男女女,像陀螺似的,在田野里忙碌着。放眼望去,方方正正的麦田,金光闪闪;成行成畦的绿苗上,流动着熠熠生辉的露珠。广袤的田野,黄绿相间,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蔚为壮观。人们期待着,在不远的秋天再来一次收获。 与芒种相随的是高考在六月七日、八日举行。以前高考在七月,因为天气炎热还被称为“黑色的七月”。现在改在了六月,应该叫作“黑色的六月”吧。 撇开学前教育,单单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三年高中,整整十二年。说是十年寒窗,一点也不为过。4300多个日子,一个个方块字的认知,一个个英语单词的背诵,一个个字符的理解,一个个公式的演绎,一个个数字的组合排列……日光加灯光,墨水加汗水,饱受煎熬,穷尽折磨,翻破了多少书本,近视了多少眼睛。“板凳坐了十年冷,个中甘苦寸心知”,不经历高考,不会有切肤之痛。何况,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落榜是一些考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千军万马人如蚁聚,大学的门槛不会垂青每一个学子。分数出来了,几人欢喜几人愁,有的是天下名校“任我行”,高高兴兴地去深造,今后的漫长人生,已经铺好了一路鲜花;有的则是“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与大学无缘,打起铺盖卷,走上打工路,心里该是怎样的一种苍凉! 可怜那些勒紧裤腰带的父母亲,他们省吃俭用地供孩子上学,期盼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更可怜这些孩子们,他们只差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了,可是,这就像种庄稼,施肥、浇水、出力、流汗,就一定会丰收吗? 六月,对农民来说,期盼的是多打粮食,对考生来说,期盼的是步入大学的神圣殿堂。什么时候能去掉这层黑色,变成皆大欢喜的金色六月呢? 双手合十,但愿素洁的栀子花能为辛苦的农民和高考的学子送去几缕幽香,但愿吹拂的六月风能为这些都在辛苦的人们送去几丝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