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关爱日。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信用报告记录了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 这张“经济身份证”不仅内涵丰富,用处更是不胜枚举,对于个人来说,信用报告主要用于银行贷款和信用卡审批。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信用报告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升审贷质量和效率、促进信贷市场发展,助力小微企业融资、优化营商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别小看这张“经济身份证”,如果信用记录良好,就能够快速获得贷款、信用卡,享受低利率;如果信用记录不好,将会直接对购房、购车、申领信用卡等信贷行为产生影响,不利于获得贷款、信用卡,利率可能较高。那么,哪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不良信用记录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布的相关提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放贷机构、公用事业单位、法院和政府部门等,不良信息主要指违约信息、欠税信息、法院和行政处罚信息,而居民个人拥有贷款或信用卡且正常还款的信息则属于信用报告中的正面信息。因此,一般来说,下列六类行为会造成不良信用记录:一是贷款没有按期还款;二是信用卡逾期还款;三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四是水、电、燃气、通信费不按时交款或停用相关服务没有办理手续,导致欠费而形成逾期;五是法院部分经济类判决、欠账等经济纠纷;六是被他人冒用居民身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