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小猪要抢 养头大猪赚3000元
猪企龙头收入增速仍较高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没有人想到,这轮风口上的猪能被吹这么高。
  自生猪价格在今年2月下旬达到38.13元/公斤高点后,价格明显回落。5月22日,生猪平均价格跌至27.61元/公斤,较高点下跌接近30%。不过近期猪肉价格又有所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价格巅峰期,养一头猪最多可以赚3000元。“一猪难求”,养猪也成了卖方市场,先打全款,养殖企业再过磅卖猪成为行业常态。
  资本市场方面,因为本轮猪周期的困境反转,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养猪业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迎来价值重估。
  如牧原股份从2019年2月的20元左右/股(前复权价,下同)上涨至今年最高的81.98元/股,市值约3000亿元;同期,新希望股价不到10元/股,今年高点则在35.4元/股。
  随着猪肉价格下跌,不少上市猪企股价也于近段时间出现回调。新希望股价一度从35.4元/股下跌至26元/股附近;正邦科技股价一度从22.21元/股下跌至15元/股。这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对猪企股价的正反馈。
  价格弹性意味着猪企的业绩弹性,猪价上涨,猪企业绩飙升。如牧原股份今年一季度仍盈利41.3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63.75%;新希望今年一季度盈利16.27亿元,同比增速为144.13%。
  猪企这轮股价上涨逻辑同投资强周期股较为类似,高PE(市盈率)甚至亏损时买入后迎来业绩反转。随着利润表的修复,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动态市盈率不超过20倍。但强周期股的投资逻辑在低PE时(利润高点)卖出,价跌是看空重要信号。
  而当业内人士预测明后两年猪价将下降回落,猪企上市公司的上涨势头是否就戛然而止?
  一业内人士表示,不能把养猪同钢铁、煤炭等强周期股相比,猪肉消费是刚需,一直会有消费需求。如果盈利规模能提升,那猪企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依旧存在。
  实际上,猪肉消费的需求存在,大肆扩张的猪企可以通过放量补价弥补因价差遭致的损失。从猪企上市公司5月披露的销售简报可见,已出现放量补价的情况。
  放量补价的效果明显,牧原股份5月的生猪销售收入依然环比增长1.93%;新希望5月的生猪销售收入依然环比增长38.05%;金新农5月的生猪销售收入更是环比增长95.21%。
  综合业内人士的观点,大企业仍在大肆扩张,且行业集中度空间可观。今年5月,新希望密集投资5个项目,生猪养殖规模合计585万头;唐人神投资两个项目,生猪养殖规模合计为550万头。
  有养殖网站报道称,未来3年,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会大幅提升,前2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达到35%~40%。  (每财)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