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齐桓公用人之道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0-07-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郑志忠】
  齐桓公在群雄争霸的乱世脱颖而出,有许多成功因素综合起作用,诸如他的改革之路、输出政治、睿智外交、正义之战之类的硬核举措,而他的成功背后其实都是优秀施政团队在辅佐,无非得益于他过人的用人之道,凭借着自己宽广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任用了一批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才,诸如管仲、鲍叔这等顶尖人才助他完成称霸大业。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所以这一箭之仇,乃是印象深刻的仇恨。齐桓公能用管仲,首先得有弃嫌用才的度量,容人之 过 、容己之仇 ,能忍常人难忍之事。虽然刚开始齐桓公对管仲还是“任而不用”,不听管仲之言而擅自伐鲁之举,最终导致大败而归,此时他才惊觉管仲阻他伐鲁是有先见之明的。所以齐桓公重用管仲,首先得有赏识匡扶社稷旷世奇才的眼光,当然与鲍叔的举荐息息相关,“如果国君胸无大志,只想把齐治好,我鲍叔牙就有这个能力,如果你要称霸称王,则非管仲不可。” 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有容才之雅量,成就霸业之抱负,为管仲的治国策略所折服,在宗庙里拜管仲为相 ,并与管仲深谈了三天三夜,对其学识及治国之道敬佩有加,深信不疑。
  齐桓公对管仲从“仇人”到“任而不用”到“金台拜相”最后“拜为仲父”,完成他一生伟大的事业。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一个好色之徒 、不务正业的人 ,却能享受国家发达的霸主日子达40年之久,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准确无误地识别人才 ,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 ,充分了解人才的能力和才华 ;同时又能任人唯贤 、不拘一格、因才施用,不以个人好恶、恩怨、利害、需求为标准选人用人。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迅速富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从成就霸业的大局出发,为表广集贤士的决心,竟在宫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准备日夜接待各地前来晋见的人才。由于齐桓公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以宏阔的胸襟接纳天下之士,才能发现并任用发展霸业的有用之才,而且他善于把人才放到了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地方,从而实现了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
  试想一下,如果齐桓公是一个心胸狭窄 、鼠肚鸡肠之人,必定会对管仲的一箭之仇耿耿于怀、斤斤计较 ,那么他就可能会失去管仲这个社稷之才,想要成就一番霸业也就是一个未知数 。更值得推崇的是齐桓公用才之能,他那套独特的奖励人才之道,让齐国上下尊师成风,敬才成风。据记载,管仲为齐国作出的贡献是无人企及的,但每次管仲做出了成绩,齐桓公第一个表扬和重奖的,不是管仲,而是管仲的启蒙老师,理由是他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人才;第二个表扬和重奖的,仍不是管仲,而是发现并推荐管仲的那个人,理由是他为国家发现了人才;直到第三个,才轮到管仲。齐桓公的治国思维在于:当伯乐得到足够的重视,千里马自然就蜂拥而至。齐桓公说,吾得管仲、隰朋二位贤卿,使“吾目加明,吾耳加聪”,我不敢独擅,我要祭告先祖,让他们监督我听从贤卿的意见。齐桓公可谓“闻至道而恐不能行”的典范。由此,齐国人才辈出,国家也越来越强盛,最终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古往今来,治国兴邦,人才为要;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所以,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对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用人,既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之存亡兴废的根本大计,也是一个关系到地方、单位、部门之成败治乱的大政方针。用一个反对过自己的人,而且重用,而且忘掉过去一切的不快,这样的最高统治者不伟大,还有谁当得起这样的赞誉呢?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从齐桓公弃嫌用才的故事中获得教益,在坚持以崇高的理想聚人才、崇高的事业聚人才、崇高的人格聚人才的同时,还要常怀爱才之心,常增容才之量,常行荐才之举,常谋聚才之策,识才于未名之时、济才于艰难之际、拔才于鼎盛之年,带头大兴尊贤敬能之风,力除贬贤弃能之弊,不断形成人心思进、群贤毕至、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确保德隆才高者能早在其位、早谋其政、早展其才,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