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
打好旅游牌 建设新农村
——青垞村脱贫致富见闻
【发布日期:2020-07-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村里投资600多万元建成的国标游泳池及配套项目

       作为省定贫困村及全国扶贫旅游重点村的新度镇青垞村,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探个究竟,日前记者进行了专访。

  站在壶公山麓,举目四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树红花……交相辉映。位于木兰溪南岸壶公山麓的青垞村,依山傍水,莆秀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东圳水渠绕村而行,环境优美。置身这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你很难想象,之前这里曾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青垞村辖云庄、桥头等四个自然村,总人口2608人,650户,现有低保户11户25人。全村耕地面积884亩,山地面积3250亩。村民世代以种植龙眼、枇杷水果和蔬菜、水稻等传统农业为主,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发展总是比发达地区慢半拍,为此,2012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后来又成为全国扶贫旅游重点村。
  穷则思变。2012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班子,新面貌,新作为。村两委一班人立足生态优势,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带领村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旅游+”融合发展的绿色品牌。2017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成功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村财收入达到20多万元。就此,青垞村宣告成功脱贫。
  青垞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取得如斯成就,个中奥秘,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主要得益于他们打出了组合拳。
  旅游+环境优化 让村容变绿变美

       深谙要吃旅游饭,首先得从优化环境入手的青垞人,他们针对村集体经济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采取向上争取、自身挤压、乡贤捐资等多种办法筹资,并做好项目规划,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利用上级拨补的扶贫资金,率先启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线路建扩宽、马头溪道整治、变压器增设、旅游线路两旁绿化、旅游景区大门建设等,从而大大改善了青垞村的旅游环境,为发展旅游业奠定硬件基础。同时,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青垞村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橡胶篮球场等,着力推进乡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升级,从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旅游+招商引资 让村民腰包鼓起

       为了做足做活旅游文章,村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青垞村各种优势,吸引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通过宣传造势,至目前已引进三家企业,分别为青垞游泳池股份合作企业。该企业投资600多万元建设国标游泳池及配套项目,每年吸引游客3-4万人次,收入近百万元,每年村财政收入达10万元,让集体经济成功“破壳”。而主营玫瑰种植及衍生产品,即建设婚纱摄影基地、城乡婚庆服务中心。该玫瑰园已投资近300万元,第一期种植玫瑰40亩,流转土地40亩,安排村民就业近千人次;另一家企业专门种植名特优水果,建立百果园。该百果园已投资上百万元,种植名特优水果10多种20多亩;其他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也在招商之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气的增加,村党支部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从事旅游业,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项目和信息等一系列扶持。如今青垞村的特色餐饮、果树采摘、农产品销售等农家乐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村民们把自家养殖的畜禽、种植的蔬果在家门口销售。货真价值的土特产既让游客一饱口福,又让村民的腰包日益鼓了起来。仅休闲旅游业就为全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村财收入也由零元增长至20万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旅游+文化传承 让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旅游业,环境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青垞村有木兰溪治水功臣钱四娘的墓地和行宫——香山宫,有历代治水功臣群雕园,有本村陈发治烈士纪念碑等人文景观。充分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一着妙棋。为此,村里在加力宣传力度的同时,用心规划好旅游综合服务区、农业生态休闲区、红色革命体验区、美丽乡村核心区等人文景观,把配套建设的流樱迎客、临渠栈道、旅游商业街等特色项目与“生态+旅游+文化”融合起来,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2018年,青垞村成功举办钱四娘信俗文化研讨会,吸引海内外文史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从而太高了人气,推动了产业,集聚了财气。
  村党支部书记陈德云表示:在成功实现脱贫后,青垞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旅游+生态+文化”的绿色青垞品牌,走出一条以党建引领脱贫、以旅游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晚报记者 钱碧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