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投资600多万元建成的国标游泳池及配套项目 作为省定贫困村及全国扶贫旅游重点村的新度镇青垞村,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探个究竟,日前记者进行了专访。
站在壶公山麓,举目四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树红花……交相辉映。位于木兰溪南岸壶公山麓的青垞村,依山傍水,莆秀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东圳水渠绕村而行,环境优美。置身这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你很难想象,之前这里曾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深谙要吃旅游饭,首先得从优化环境入手的青垞人,他们针对村集体经济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采取向上争取、自身挤压、乡贤捐资等多种办法筹资,并做好项目规划,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利用上级拨补的扶贫资金,率先启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线路建扩宽、马头溪道整治、变压器增设、旅游线路两旁绿化、旅游景区大门建设等,从而大大改善了青垞村的旅游环境,为发展旅游业奠定硬件基础。同时,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青垞村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橡胶篮球场等,着力推进乡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升级,从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为了做足做活旅游文章,村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青垞村各种优势,吸引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通过宣传造势,至目前已引进三家企业,分别为青垞游泳池股份合作企业。该企业投资600多万元建设国标游泳池及配套项目,每年吸引游客3-4万人次,收入近百万元,每年村财政收入达10万元,让集体经济成功“破壳”。而主营玫瑰种植及衍生产品,即建设婚纱摄影基地、城乡婚庆服务中心。该玫瑰园已投资近300万元,第一期种植玫瑰40亩,流转土地40亩,安排村民就业近千人次;另一家企业专门种植名特优水果,建立百果园。该百果园已投资上百万元,种植名特优水果10多种20多亩;其他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也在招商之中。
发展旅游业,环境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青垞村有木兰溪治水功臣钱四娘的墓地和行宫——香山宫,有历代治水功臣群雕园,有本村陈发治烈士纪念碑等人文景观。充分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一着妙棋。为此,村里在加力宣传力度的同时,用心规划好旅游综合服务区、农业生态休闲区、红色革命体验区、美丽乡村核心区等人文景观,把配套建设的流樱迎客、临渠栈道、旅游商业街等特色项目与“生态+旅游+文化”融合起来,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