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不多,但可以借给你
【发布日期:2020-07-23】 【来源:据《中国青年报》】 【阅读:次】【作者:】
金希的视力不好,但他读书不少。
这位毕业于宁波大学法学院的年轻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拿到律师资格。如今,他还在攻读美国雪城大学的法学硕士、中国台湾东吴大学法学博士。
其实,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的视线中只有一点模糊的光亮。他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 ,6岁时已经分辨不出气球的颜色。但他坚持在普通学校就读,直到参加高考。
2020年全国高考,共有5名全盲考生用盲文试卷参加考试。按照高考合理便利的规定, 视障考生的考试总时长延长50%,没有加分待遇。
而更多有视力障碍的人,并没有走进高考考场。作为曾经的“视障考生”,金希多年来一直在为残障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超过600人得到过他的帮助。视障者找他,有些是因为无法通过保险公司的核准,有些是无法提供亲笔签名、无法写出知情同意条款,被银行拒绝办理业务。
最近几个月,金希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帮视障群体找工作。
他在网上发布语音公开课,分享自己的经历,给求助者打电话、发微信,帮他们规划职业生涯。
找到这个公益组织的人,有的从小在盲校就读,如今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问题。有的试图考研,考了3年没考上,想先尝试就业,同时兼顾升学。有的人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医院 工作了几年,生活稳定,但“想多一些探索和突破”。还有人曾经视力较好,后来病情恶化, 待业在家,想重新寻找生活方向。
“不少视障者觉得将来只能做按摩,但他们的人生其实有很多可能性。”金希感慨地说。
刘聪后天失明,做了8年按摩师,一直想寻找其他工作,“很困难”。2016年,刘聪参加一个公益组织的培训,恰好金希在给这个组织做法律咨询,两人住同一间宿舍。
刘聪说金希“干练”,说要做什么就一定会去做。他与金希聊过残障者多元就业的话题, 问他“有没有工作机会”,金希介绍了一家残障公益组织。最终,刘聪得到了一份文案编辑的 工作。
在残障者的圈子里,金希“很有名”,听他说过“有事就联系我”的人很多,包括同样想从事法律工作的残障者、公益人士、普通大学毕业生等。
求助过金希的白燕(化名)今年大学毕业。她学心理学,刚在广西参加完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了笔试、面试各项考核。
因新冠肺炎疫情,学校要求她在生源地重庆认定教师资格。白燕的视力只有0.02,但在她看来,视力不好并不代表自己不能胜任相关教学工作。就算去不了普通学校,她也愿意去盲校从事盲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据她所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就有5名盲人老师在教学岗位。
“学生时代还挺迷茫的,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小时候喜欢音乐,但是老师告诉我这个梦想不现实。”白燕对记者说。
和白燕一样因就业体检不合格来向金希咨询的人不少,其中最知名的,是浙江省第一个 用盲文参加普通高考的郑荣权。2019年,郑荣权报考南京盲校的教师岗位,笔试面试都高分通过,卡在体检环节。通过朋友介绍,郑荣权曾拨通金希的电话咨询他的建议。
金希从未在盲校就读。上学时,他支棱着耳朵听老师讲的每个字,生怕漏掉一句话。对他来说,黑板上的字起初很模糊,眯起眼才能辨认。到了高中,书本上的文字成了一只只小 蚂蚁,在光团里爬来爬去,他趴在桌上也看不清了。写作业时他得把脸贴到纸上,常常蹭得满脸墨迹。
视力用了十五六年彻底远离他,最终只剩一团微弱的光。但这没能成为他的障碍,他上学、备考、读研、当律师。
他记得小时候,有时实在看不清板书,就请老师再念一遍。同桌也会帮他,给他念字, 他“感谢老师和同学们”。
每逢考试,他随身携带放大镜。中考时他一边举着放大镜,一边涂答题卡,监考老师主动过来帮他涂。
“当时我觉得非常感动。”他对记者说,“在那个时代,其实人们还没有所谓的‘合理便利’这种权利的理念,只是基于非常朴素的、人性当中的正义感,能够作出这样 的选择。保障残障人士权利的制度,建立还需要时间,但是建立这种制度的人性的基础,是一直存在的。”
如今在中国,视障考生可以使用大字号试卷和答题卡,允许携带盲文笔、盲文打字机、 光学放大镜等辅助器具或设备。
2007年6月,金希坐在单独的高考考场里,监考老师帮他读题。
整张英语试卷对他来说都相当于听力,数学几乎全仰仗心算。尽管他平时成绩很好,仍然紧张到冒汗。接近全盲的他用尺子卡住答题纸,一行一行写下自己根本看不清楚的答案, 生怕“重叠或串行”。
他最终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系录取,两年后通过宁波大学“2+2”考试,转入宁波大学法学院。2010年,他以专人读题的方式参加司法考试,拿到441的高分并通过,同年 作为全年级第一,被保送成为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如今,他还在求学路上。
雪城大学和东吴大学,都有专门的残障服务办公室,学校会制订整套残障学生学习计划 ,课后去教授的办公室,能拿到课件。学校还给他提供了专门的学术助理。
金希了解到,不仅是大学,当地的中小学,也会给残障学生提供这样的“融合教育”便利 。
这让他想起在国内筹备司法考试时,音频课程他可以听,纸质版的真题,会有同学帮他念。当时,学院专门为他组织了一个志愿者小组,同学自发报名,排着班来协助他。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好人而感动,我有感恩的心。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制度,每个人就不用生活在一个等候好人随机出现的世界中,无论遇到的是好人还是普通人,你的权利都可 以得到保障。”
金希刚去雪城大学的时候,也曾对残障服务办公室的老师充满感激,对方反而觉得奇怪 ,“这只是工作而已”。
“中国这几年在融合教育上的步子迈得还是挺大的。”金希回忆这些年感受到的变化。十几年前,除了他这样比较特殊的个案,大部分视障学生只能参加单考单招。盲文试卷的高考 在近几年开始普及,“高考是一个指挥棒”,很多考试都开始效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也都出现了盲文试卷。
金希想通过努力,促成残障群体权益保障的进一步发展。他给许多公益组织投稿,也给参加法律援助培训的律师讲课。有时候他不能到现场,就录视频,配上字幕给律师看,也给 到场的聋人、视障者看或听。
“视障律师在足够平等、包容的社会中,完全可以选择不凸显视障身份。回到现实,他们在许多时候,还得接受这个身份,应对视障带来的挑战。”一位公益组织的负责人经常与 金希合作。在他看来,金希不应该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的残障人模范”,视障律师在司法保护等领域的探索和倡导,才更有价值。
在今年5月的一堂网络课程中,金希分享了自己代理过的一起案件:“2020年什么东西最宝贵?一张回国的机票啊!残障人士没有其他人陪同去坐飞机,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
2015年,两名残障旅客被航空公司以“无成人陪伴,无自理能力”为由拒载,金希是这起案件的代理人。
“这是个挺典型的事件,当时,航空公司拒载(残障旅客)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金希回忆,民航局当时刚出了航空运输管理办法,对这种情况有很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航空公司没有遵守。航空公司愿意赔偿,拒绝公开赔礼道歉。但金希和两位当事人却觉得,应该“ 为后来人多争取一些权利”。比起机票钱,更值得他们在意的,是残障人士平等的出行权利 。
他们胜诉了,法院向民航局和航空公司提出司法建议,希望航空公司能够做好残障旅客 的出行保障工作。金希后来专门查过这家航空公司的官网,“确实有修订规则”。
“其实很多规定,本来法律法规里都是有的,比如说银行签字的规定,银监会是有的, 只是很多银行选择性忽视了。”这位年轻律师感慨。
一位视障者由于“无法阅读风险提示”,在办理信用卡激活时被银行拒绝。当事人提出, 用录音录像的方式,表明自己已经知悉并且同意了信用卡的风险规定,银行没有认可。
这起案件的代理律师万淼焱认识金希。提到他,万淼焱多次强调“业务能力极强”。接到这起案件后,她给金希打过电话。在她看来,银行应当把视障者“自决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 ,就像所有人一样”。
金希和万淼焱一起准备向法院提交的材料,查法律条文。他有什么意见,就总结成电子文档发过去,或是通过电话讨论。
“我和金希合作时,完全没有感觉到他是视障者。”万淼焱感慨。
他们最终没能胜诉,但后来,银行主动联系了当事人,愿意上门为他办理信用卡。
“对视障者来说,他们需要帮助的方面,只是形成制度化的合理便利。”万淼焱说。
这些合理便利应该出现在视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盲道不好用甚至被占用、导盲犬不让上公交车的情况。软件里的图片验证码也让视障群体很为难,一位视障者甚至为此起诉过12306购票平台,结果败诉了。法官认为,视障者还有其他购票渠道。
今年暴发的新冠疫情中,防控刚开始时,健康码小程序与手机读屏不兼容。视障者出行时,还会更多地接触扶手、栏杆、墙壁、车厢等感染源,也很难跟其他人随时保持间隔距离 。
一位视障者告诉记者,视障群体比普通人更恐慌,“接触的人更少了,社交圈更小了”, 原本就“充满未知”的生活更不确定,宅在家里的他们,很闷。
金希刚从美国飞回国内,作为视障者,他搭乘了大使馆的包机。在温州老家宅着,他想为视障者群体找点“乐子”。
他牵头组织了一个名叫“混障狼人杀”的视障者游戏群,大伙儿用QQ语音连麦,利用智能手机的读屏功能玩起了狼人杀游戏,每周都能攒起十几个人的局。
根据游戏规则,“法官”角色需要对玩家说出“天黑请闭眼、天亮请睁眼”。一群玩儿得起 劲的视障者,一点也没为这些表述感到不适。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