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节令之美娓娓述说天地正道
【发布日期:2020-08-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刚看到“节令”这个词,很多人都会将其与“节日”“节气”混淆。中国人将一年四季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同时一年中也会过很多节日,但“节令”却明显不等同于“节气”“节日”。节令本身具有更宽泛、丰富的含义。
  “节令”是节气时令的意思,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节”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观察,而“令”却源于古人对权力的崇拜。在中国一些地方会把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我们平时讲的“四时节令”指的就是按季节之序,所施行的仪式和节庆。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完好保存节令传统奠定更坚实基础。而林永匡和王熹所著的《中国节令》,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们穿透历史迷雾,看到节气背后隐藏着的另一种历史画面、另一种历史场景、另一种历史风情、另一种历史人生。
  节令与农时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农耕又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通过对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认知,对应到作物的耕种、农业的生产,形成了巨大的智慧结晶。
  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根据自然季节循环节律,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时间制度,是对季节的进一步细分。最早的节令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人类生活密集区为主进行的客观观察及物候判断。
  到秦汉时代,古人的观测结果在《淮南子》中得到完整记载,即今天所用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当节令形成秩序后,便成为一种稳定的网络安排,是代表正统一朝对时空秩序的安排。伴着节令,历法、日历等的颁布与废止都开始带上权力意味。
  我们知道节气是“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也是《周易》智慧的延伸。六十四卦中也有着十二个消息卦,它们的演变代表着阴阳的此消彼长,既代表十二个月份,也准确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从天雷复卦开始,经历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到乾卦,阳气逐步加强,此过程万物从蛰藏到苏醒,再到生长,是生命起始生发的过程,即为生息;再从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和坤卦,则阴气不断萌生,此过程阳气渐消退,再转到秋收冬藏,是个农业生产循环。
  因此,在古代社会,农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能满足统治者和百姓出于生产、生活、社会运转等各种需求。同时,结合维持国家“合法性”的祭祀活动,农耕生产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渐渐固化为一种文明前进的推力,有效凝聚起群体共同意识,达到教化等多元目的。
  节令与养生

        谈及节令,不得不提到养生。在我们生存的时空中,因地球绕轴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而有日、月、季、年的周期性变化,基于“天人相应”和“天物相应”的思想。二十四节令从立春始,又至立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原是一幅物应天运变化的生动图画。
  而人生命活动的变化也是和天体的运行“不可以终离”“受之有节”并应节令而行的。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史上,对此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当属中医学。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奠定了人生命活动应节令而行的理论框架。
  历时千年发展,中医学现有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成功地运用于养生、疾病诊疗等临床实践,还创造了一套“五运六气”编码系统,用于推演人体应天运节令的运行变化状态。就疾病应节令而生变而言,在中医看来,病多数是与时节变化相关的。
  《黄帝内经》中有“春为发陈,夏为蕃秀,秋为容平,冬为闭藏”的提法,也是人类养生所要遵循的阴阳之道。春天,万物复苏,生命开始处于生长之势,此时应该加强营养并积极锻炼,同时避免过度消耗体力精力,防止春寒所侵。
  夏天,阳光猛烈,暑气逼人,作物生长进入旺时,而人体容易产生气虚、缺水等问题。暑气的升腾还容易导致食物腐败,人们常因食物变质而产生泄泻痢疾等疾病。这个时期,应该注意避暑袪湿,辅以三伏灸等理疗保健,可得平安。同时,冬病夏治也是不错的选择。
  秋天,炎暑刚过,气候变得凉爽,好似火炉渐熄、热气渐散,一切慢慢平静。落叶出现,气流变急,容易出现燥热之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这个时期,持续保持身体水分非常必要,同时要避免秋凉咳嗽,可以实践“春捂秋冻”,减少热症积于体内。
  冬天,气候由热而转寒,阳气藏而阴气盛,养生更要注意避免寒邪入体,保暖成为首要选择。在这个时期,应该关注人体肾气的补充,做好早睡晚起,科学运动,同时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以平和来保住人的“元气”,为来年的启航蓄势。
  清代的医者雷丰还秉承《黄帝内经》理论,遍历查阅诸家名作,引申触类地提出时病的学说,著有《时病论》。他提出“为时医识时令,因时令而治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防病因时而变,决病何时而解”的中医治疗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
  节令与文化

        《中国节令》作为中国节令文化史,也是一部绵延千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图卷。从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等载体中梳理出来的历史,让节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节令更是通过歌谣历代相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这是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歌,更是承载着中国农耕文明的诗篇。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农谚民谣,丰富了节令文化。它他非常实用和具体,也在农村广泛流传。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人们还创作了节气百子歌,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二月惊蛰抱蚕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自《诗经·豳风·七月》,它描述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变化,从事不同农事活动的场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来自白居易的《观刈麦》,记述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苦,歌颂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此等等,节令相关的诗歌不胜枚举。
  回顾全书,六章中按总论和分论展开:第一章总括节令概貌,二至六章分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主要朝代的节令文化。美中不足的是,在章节比例分配上更侧重古代,而对明清以来的节令文化介绍相对较少,同时对少数民族的节令文化也只是略微带过。
  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希望这本《中国节令》能帮我们从另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察看节令,从中找到新的生命之义,激发出新的民族凝聚力。尤其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延续文脉,让中华文明绽放异彩。□徐捷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