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里的春秋
文|秀屿区实验小学六年(4)班小记者 陈艺宁
【发布日期:2020-10-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指导老师 赵秀霞】
每天早上,当我们吃着白胖胖、香喷喷的馒头的时候,你觉得馒头是从哪里来,是不是也像少年鲁迅一样,觉得西瓜是从水果店里来的? ——写在前面
今天,家里要做馒头啦!
外婆撸起袖子,搬起一大盆地瓜面,“砰”的一声闷响,地瓜面安安稳稳地放在了餐桌上。
我正觉疑惑:我们家平时吃的馒头,不都是从超市或者早餐店里买的吗?其中各种口味都有,今天为什么要自己做馒头?妈妈看出我的不解,微笑着说,等你做好了今天的馒头,你对馒头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要开工了,我在外婆的指导下,挽起袖口,跃跃欲试。但见黄乎乎的地瓜面被妈妈揉成一个个大大的面团,肉肉的,裹着白花花的细腻的面粉,就像肥嘟嘟的小婴儿,非常可爱,用手轻轻抚摸:绵绵的、滑滑的,可有趣了。
我抄起一个地瓜面团,也学着妈妈的做法,使劲地揉呀揉呀,可是无论我怎么使劲,面团还是东扭西溜,无法成形,更别说像妈妈揉的那样,光滑如缎、圆溜可爱。我擦擦额头的汗珠,有点泄气,埋怨道:“去店里买不就好了吗?干嘛费那么大的劲,自己做馒头?”
“孩子,你知道我们做馒头的面是从哪里来的吗?”外婆问我。
“不就是把小麦碾成粉吗?可是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了,种小麦、收小麦等,不都可以用机器代劳了,总不至于还像以前一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么辛苦了吧。”我心中闷闷的。
“是的,现在科技是很发达了,机器人可以代替我们人类做一些简单的,甚至繁重的、危险的工作,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双手就可以不用劳动了,比如我们用机器人帮我们种植收割小麦,但是谁来制造、驾驭机器人呢?”妈妈缓缓说道。
说话间,外婆和妈妈已经把揉成圆球的面团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大小如一的小面块,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大的盆子里,宛如一个个整装待命的士兵。
“我们现在等它们发酵一段时间,再把小面块揉成喜欢的形状,然后把水烧开,馒头放在蒸锅里蒸熟就可以了。”外婆的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
原来,做成一个馒头需要这么多的工序,花费这么多的人力,而馒头的前世更是源远流长,有说不尽的春秋,从一粒小麦的种子,到饭桌上白花花、香喷喷的馒头,中间多少故事多少春秋,都是用我们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
|
非遗面对面 太极初体验
湄洲岛女子半马吸引4000多名跑者 雨中竞逐“最美赛道”
追“锋”而行 “青”暖木兰
王琼梅:一针一灸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