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底是临水村的一个自然村,离临水村尚有三公里左右,顾名思义,就是一处山坳里的旮旯缝儿。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一路上目之所触皆是绵延起伏的丘峦山岗,荡漾着盎然的绿意,有着别样的清凉,路边不时地闪现出一丛丛红艳艳的山花,让人心里一颤,刹那间有一丝莫名的喜悦。 山路颠簸难行,村委副主任曾国强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熟练地打着方向盘,前方走马灯似的闪出一条道来,不一会儿便被告知到了上湖底。地势低洼的上湖底位于一个小山坳里,一条清溪穿过一座双拱石桥,流入一泓碧绿的池沼,清溪边上的几畦稻田后是一排典型的兴泰风格屋舍,与“中共福建省委旧址”隔溪遥遥相对。上湖底实在太小了,被层层叠叠的山林莽野遮蔽着,环视四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铺天盖地的绿意迎面而来,蓬勃盎然,浓郁而热烈。 1943年8月至1946年11月,在时局极为艰难的年代里,中共福建省委从闽北迁移到闽中山区,先后在钟山临水村、石苍老山村、西苑东湖村和德化水口坂里村开辟据点,建立交通联络站。临水村上湖底是中共福建省委南迁的第一站,在此期间召开的“上底湖会议”意义重大,明确了革命斗争的路线方针,“坚持走群众路线,团结群众,筹措经费,保障供给”,使闽中党组织和人民在省委直接领导下,义无反顾地进行反顽和抗日斗争直至解放闽中。 之前我也去过老山村、东湖村和坂里村,和临水村一样,都位于深山老林中,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在吹响脱贫致富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党和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使这些昔日贫困山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来到“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与乡村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铭记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牢记革命的胜利是一个“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艰难历程,这必将激励着我们今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 上湖底“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是一处独幢的两层屋舍,黄泥墙,青黛瓦,歇山檐,背靠着崖壁,面对着青溪。东侧是一处由山体劈出的空地,铺砌着粗纹砖,供参观的来宾开展一些集体党建活动。 入门是一方小天井,由挑高的厅堂、两边的上下厢房和下廊围成。条石垒砌成的步阶和杂石拼成的天井地面,质地虽粗粝,却简洁质朴,木质的门窗梯廊,刷着清漆,清清爽爽的,经过修缮,旧有的格局还在。西厢陈列着从村民家里蒐集来的各种农具、生活日用器具和鸟铳刀具等,东厢的墙壁上有临水村“五老人员”的简介,这些人大多已经过世了,这些普通的村民在革命年代,有的作为交通员,突破重重封锁线,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有的为地下党人站岗放哨,借粮筹粮,保障了党组织的正常运转。上湖底世居曾、林、戴三姓,当时人口不到三十人,却能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在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杀尽了家禽家畜,抠光了五谷种子,保障省委机关的粮食供给。在敌顽搜山中,这些乡亲受尽折磨,也不吭一声,为保护党委机关的秘密和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曾文荣、曾文标、曾文善……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在一个县的党史上灼灼闪光,在那个艰难岁月里,不管是共产党人还是支持革命的乡亲,支撑他们行动的价值观是根植于朴素的信仰,而绝非出于形势与利益的考量。 时至今日,这种精神在临水村依然被传承了下来。村委会曾国强副主任就是上湖底人,是老交通员曾文荣的后代,他家祖厝原来就在“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上方,为了整体规划布局,经过无数次的内心挣扎,在旧址揭牌的前一天,他下定决心要顾全大局,当即联系了挖掘机,现场看着自己的家被拆除……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事,在临水村还有很多,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也会有的。 “旧址”里展示的图片文字大部分是郑书记整理出来的,有条理,逻辑清晰,完全经得住我们这些人挑剔的眼光。我们细致地参观“旧址”的每一个细节,为所有值得被铭记的人与事感动着,也为当下临水人的细致认真而感动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面对机遇,临水村党支部一帮人在上级支持下,为上湖底“中共福建省委旧址”规划了切实可行的蓝图,这里将成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党史教育基地”,还将投入200万打造周边步游道及周边景观工程,使之成为一处红色文化教育景区。 回到厅堂,作家诗人们掩抑不住兴奋之情,与主人热烈地交谈着。厅堂正对着大门,中间的天井里摆放着三个大水缸,养着睡莲和鱼儿,天光云影殷勤地映照在水缸里,让人可以把这团簇锦绣的清秋那么盈盈一握……抬头一看,正好可以看到门外的清溪、一碧如洗的蓝天和那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