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莆田,市民对于季节的转换是模糊的。特别是冬季,总是被日复一日的晴暖天气挤占得模糊难辨。 不过,虽然冬天在老家温暖如春,可毕竟是冬天,老天爷每年都要给家乡来那么数天“冷空气南下”的严寒。也是很难受的。 我童年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乡村,那时少衣缺暖,有寒潮来袭,便觉天寒地冻,好像整个人都被罩在冰窟里一样。一到晚上,我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没有做,就早早上床,钻进薄薄的被窝里。而冻僵了的脚,好久都不能暖和过来,特别是十只脚指头也都麻木了。在如此天寒地冻的夜晚,母亲总是用精彩的故事,来给我御寒。其中一个故事,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说的是一个贫寒的女婿,在财主岳父六十大寿时没法拿出像样的寿礼,便挑了一担柴火过去顶数。岳父见此大为恼火,便故意刁难他,竟然在寒冷的夜晚既不安排床,也不拿被子给他,而是叫他挑着他的柴火到“草间”里过夜。为了抵御严寒,不至于被冻僵,穷女婿只得抱着柴火,在小小的柴房里小跑取暖。半夜时分,这个没安好心的财主悄悄来到“草间”旁,想偷看这个穷小子冻僵了没有。当他靠近窗户,借助微弱的煤油灯光,看到穷小子只穿着一件破烂的薄背心,却满面红光、满身大汗地拿着另一件破衣服当扇子搧凉,还当毛巾擦汗。这令老财主大吃一惊。他问女婿,你热吗?这是怎么回事?穷女婿想到马上要过年了,家里缺钱少粮的,而这个无良的财主岳父却从不肯施以援手,便心生一计:您老人家看到我这满身大汗吧?我穿的这件背心叫“火衫”,是我家的传家宝,寒夜穿上它,它就会“发热”。财主觉得这是一件难得的宝物,马上想据为己有。翁婿二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十两银子成交……这真是一个智慧的好故事,有时想起,总是会心一笑。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莆田第七中学读书期间,遭遇了最冷的一个寒夜。那时,我所住的那栋学生宿舍门口朝北,而北边刚好有一条小河,一到夜里,寒风夹带着水气,呼呼地朝宿舍门口刮,而我却被安排在宿舍门口,根本无法抵挡那些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的凛冽寒风!那天下午,母亲还特地从家里挑去两大块“草芯”(用稻草编的垫子),到了晚上还是抵御不了冬天的寒冷!当日晚上,冷得我蒙头睡觉,可是被窝里还是很冰凉。那时,我便回味母亲给我讲的《财主与女婿》的故事。于是乎,我也爬起来,就地小跑……我刚刚跑了几圈,一个上厕所回来的同学把门一推,看到了我捏着拳头在原地跑步,他被我吓得惊叫了起来,他这么一叫,不但吓坏了我,还把整个宿舍的同学都惊醒了……第二天刚吃完早餐,班主任把我找去谈话。当班主任了解到我丧父之后,家庭的处境后,每个月还给我增加了两块钱的“助学金”。星期六回家,我把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告诉给母亲。她听了以后,严肃地对我说:“人吓人,吓死人。你怎么会这样做呢?”母亲噙着泪水说,不管怎样,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吓人的事了。 母亲担心我晚上起夜着凉,还经常用蛏干或者桂圆干煮糯米,说晚上吃了可以不起夜。于是,当冷空气南下的那几天下午,她就把煮好了的糯米饭天天往学校送,而她自己却被冻得鼻涕直流。每当我想起母亲给我送温暖的时候,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参加工作后,我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去买床上的用品。我想,人生在世,半世在床。何不把睡在床上的“半世”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呢!现在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里都安装一台双用空调: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凉风。各种各样御寒的衣被应有尽有,再也不用过从前那种穷生活了。 后来,我在浩瀚的书海中,经常读到人们在寒夜里的各种故事。如宋代杜耒所写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都是寒夜里的事。天寒地冻的夜晚,邀朋约友喝茶饮酒,有团聚取暖、抵御严寒之意蕴。此外,清代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说的是,寒夜安静,读书的兴致正浓,忘却了寒冷、忘掉了时间。妻子含嗔带怒过来催促他上床休眠,虽是败了读兴,但却温暖了人心。唐代孟浩然的《寒夜》:“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帏。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让古人在寒夜里的情致动静,在诗中栩栩如生。幸而有了这些诗,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到古人在寒夜里的一些生活状况。 改革开放后,室外有四季,室内暖如春。现代人在寒夜里的行为取向是多元的。社会的高度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让现代人在寒夜里的活动繁杂多姿,异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