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 虽死犹生
——缅怀抗洪英雄陈凌立
【发布日期:2020-11-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生与死是考验人的试金石,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有人交白卷,有人得满分。90后的抗洪勇士陈凌立,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的人生答卷。
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2011年9月1日,那天上午8时许,福建陆军某连预编士兵陈凌立,在参加我市百年一遇特大洪灾抗洪抢险过程中,为抢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
陈凌立牺牲后,我市为英雄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0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中国文明网刊登了陈凌立的事迹后,他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全国人民,网民们纷纷跟帖和留言,给他投票。最终,他以福建省高票入选10月份“全国见义勇为好人榜”。
壶山呜咽,兰溪垂泪。翻阅英雄的人生历程,追寻英雄的生命轨迹,人们看到了一个历经军营锤炼的热血青年,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感人至深的一幕幕。
1990年4月出生于涵江区白塘镇江尾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陈凌立怀揣保卫祖国的凌云壮志,于2008年12应征入伍,成为西藏某部的一名战士。2010年12月他光荣退伍。
从他当年的战友那里,记者了解到,陈凌立在部队服役期间,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第四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60周年国庆重要活动的安保任务。尤其是在担负拉萨市维稳执勤过程中,他密切配合地方公安人员成功处置两起突发事件,确保了所在防区的安定稳定,受到各级首长和当地藏民的一致好评。
他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西藏那曲抗雪救灾中,他先后向灾区捐出2个月的津贴。特别是西藏当雄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与战友一道前往灾区,经过3天3夜连续奋战,他们共救出群众42人、牲畜1100余头,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突出贡献。平日里,他坚持为驻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连队“便民服务队”的一员,坚持每星期开展一次便民助民活动。服役期间,他还省吃俭用,用节约的津贴资助一名藏族孤儿学习和生活。
由于表现突出,他于 2009年底被团部评为“优秀士兵”。
2010年12月,他光荣退伍。退伍回到家乡后,当他听到福建陆军预备役进行兵员整组,立即揣着在部队获得的证书、证章,报名申请加入预备役。2011年3月,他被编入福建陆军预备役某部炮兵师。
8月31日,第11号强热带风暴“南玛都”正面袭击莆田,强降雨使城区顿时成为泽国。
9月1日上午8时20分,团部先后接到莆田军分区城厢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告急电话,请示团里立即派官兵到贝克啤酒厂附近营救受困群众。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部立即启动抗洪救灾应急预案,由2名干部和5名战士组成的首支救援小分队携带橡皮艇向目的地出发。由于风狂雨骤,橡皮艇无法靠近救援目标,情况异常危急。团指挥部获悉后,立即增派一艘冲锋舟赶赴现场。正在团部参加实弹战术演习训练的预备役士兵陈凌立主动请缨,得到批准后,他便和其他几位战友在营长杜明峰带领下前往支援。
9时20分,抢救小组从团部出发,沿途险象环生,从团部门口到贝克啤酒厂之间不到1000米的路程中,陈凌立和战友们先后救上了6名被困洪水中的群众,在将他们送往安全地带途中,冲锋舟经过一个泄洪口时,突然被一个巨浪掀翻。陈凌立看到和大家一起落水的女孩被大浪卷走,眼看就要被冲进涵洞,陈凌立迅速伸手抓住那个女孩,并奋力一推,将女孩推向生的彼岸,自己却被卷进死的漩涡:突如其来的一个波浪将陈凌立卷入泄洪涵洞。女孩得救了,陈凌立却失踪了。
9月2日早晨5点40分,经军地双方昼夜搜寻,离抢险地点200多米处,发现了陈凌立遗体。陈凌立为抢救人民的生命,壮烈牺牲,时年21岁。
在对烈士的妹妹陈丽双进行采访时,陈丽双满怀深情地对记者说,她的哥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她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好哥哥感到无比自豪!她说,那时家里穷,她哥哥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并且乐于助人,常常帮助邻里做好事,深受邻里的喜爱。据了解,陈凌立的父亲也是退伍军人,由于受到父辈的影响,陈凌立从小就向往军营。高中毕业后,他踊跃报名,应征入伍,开启了军旅生涯,直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闽中英烈故事
闽中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 协办
|
追梦中华福建行 华侨新生代莆田寻根
千年莆仙戏 唱响状元楼
千年水阁 古韵枫亭
2025年市直基层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