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纪寺:蔡襄题诗赞美的汉代古寺
【发布日期:2020-11-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金达】
龙屺院,也叫龙纪寺,《兴化县志》载:“龙纪寺,在县西来苏里(古时兴泰里)何岭之东,唐昭宗(公元889年)敕额曰龙纪寺。”《八闽通志》载:龙纪院宣德年(1426-1435年)重建,在县东北兴泰里。九鲤湖寺侧蓬莱石上的题刻,“龙纪寺南有湖曰九鲤,水石之胜……”系宋元佑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九月十一日邑令吴千无求记。可见在古人心眼中龙纪寺乃是九鲤湖名胜景点群中的一胜,其景其名的由来也与九鲤湖传说紧相连结。说的是汉时何氏九兄弟避居九鲤湖修炼得道成仙,跨神鲤,鲤化龙升天时,龙腾飞经此即屺而后直上重霄,此屺故名龙屺,后人于此建庙,方有了“龙屺院”。当时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故《仙游县志》载:“龙纪寺又名罗汉岩,在何岭东。”
龙屺院历史悠久。据白莲塔碑刻载: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公元167年)年间,至宋绍兴年间,僧慈信凿池于寺中,池里种植白莲花,又筑亭其上,供人游览欣赏,邑侯邱铎特地亲赐“莲社”匾额,招集四方儒士于此赋诗作词吟唱,此后这里便渐渐地成了仕子儒生的结社联吟之所。宋端明殿学士蔡襄为其题了《龙屺院僧室诗》:“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焚香犹夜起,喜酒见天真,生平持定戒,老大有精神,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当时的兴化知县梁录的《九鲤湖记》载:“今之游(九鲤湖)者,皆以寺(龙记寺)为宴息之地,寺僧不胜其扰矣。”到了明弘治乙丑年(公元1505年)户部尚书郑纪告老返乡后在龙屺院倡建了“耆乐会”,聚集了退职官员老人11人。
郑康,字恒泰、号抑庵、别号抚松,官华司训迁赣州教授,年61岁。儒商仕子,群老众耆,在此欢聚,难能可贵,他们以探龙穴为名,在此寻欢作趣,即者当场吟诗作对,郑纪也吟了首《耆乐诗》:“仙谿诸故老,结社探龙穴。貌古操孤高,神清骨奇绝。野服襟朝簪,群然如玉立。宾梅八十四,一座尊无敌。薛老相追陪,后生两岁隔。倦飞少参岳,年已七十六。畏庵嘉庠师,春秋后两阅。东园老尚书,七十二辞禄。竹居养高人,少予十二月。淡轩亦如之,温严老泮博。兰窝竹居俦,今年方七十。拙庵倦飞弟,兄年长其八。云岫兰窝徒,六十六还续。抑庵花蓉归,前年周六甲。合十有一人,九百岁些缺。间月开社筵,杖履远来集。相谓不呼官,序坐唯齿列。野巅杂前陈,鱼肉不逾约。酒戒晋荒狂,诗破唐律格。举止关伦彝,论谈归典则。人生年至耆,耆年又能乐。不是慕高名,聊以全晚节。仙冕与洛阳,千年同出色。”同时还提出了九鲤湖可以作为文化休闲,颐养人生之地的前景。郑纪的诗,既道出了龙屺寺耆乐会之乐,也称赞了龙屺寺之美。有资料表明,古代的龙屺院,兴旺时僧侣一度间达数百众,终年于此作文习武,一旦有人前来作恶扰乱,众僧齐心协力,充当“卫士”,全力呵护免遭歹徒侵扰,促使九鲤湖寺务的繁荣发展。因之,古代许多名人,每提及九鲤湖,总要谈到龙屺院。
龙屺院风光如画,令人留连忘返。寺后山峦颠连起伏、凝碧叠翠、苍松古柏与竹林掩映寺院,幽雅而清静,可惜那是过去的事了,至今茂密山林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惋惜和遗憾。后来修建这座寺院,丰姿犹在,寺院西山的一条蜿蜒小渠,在日照下,极似银蛇飞舞而下,又如银练把寺院与兰天紧紧相连,渠水潺潺,如歌如泣,渠水清冽甘甜。再看寺前,宽广的块石铺砌的道路依然,墙堑残迹垒垒可见,原先寺院前的二座高雅雄伟的四层古石塔(约高4米许),现在只剩了一座,再也没有当年双塔对崎的壮观了。然而,知情者都知道这塔叫白莲塔(县志有载),因其耸立于白莲池中而得名。如今白莲池也随同寺院的兴衰而改变了原貌、泥沙淤积,土石填平,唯留下了一处小储水池,供僧尼垦植之用,龙屺院门前白莲池东向,有座古朴典雅的“惠爱古桥”(宋知县邱铎建)。古桥的小涧外,则是半月形的放生池。池占地二亩多。据说当年的白莲池与放生池相毗邻,池畔建有“莲社楼”、“琉璃台”和“观澜轩”,堤上杨柳成荫,古涧水清见底,鱼虾嬉戏,……遥想当年,白莲塔与池中白莲绿叶,翠柳扶疏,小涧欢唱,游人哗然,岂不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画图?
曾一度间有着格外辉煌的龙屺院,其遗址至今犹在,其涉地之大,足以叫人联想到当年寺院的建筑规模之宏大壮观。或许是我过于多情善感,因而每每来九鲤湖,总要来到龙屺院遗址旁,看一看这里的残垣断墙、碎瓦剩片,看一看这里的石磨、石锥、石板、石条、石椅、石桌,乃至每一块石片……,龙屺院古建筑虽已倒塌了,但是当年的7个长方形的喂马石糟尚还依在,上刻“至元甲申年立”(公元1284年)、“住持沙村立”等字样的记载。寺前西侧有幢羽化塔,造形独特肃穆,保存完好,寺后西侧有座舍利塔,占地亩余,结构古朴大方,有宋明时期的石板石质结构。一块墓碑明显是后来修补的,石质和古建筑大不相同。古寺院的擎天大石柱,长3米、直径60公分,有好多块条石柱竟被搬到大樟溪铺桥去。更遗憾的是,寺中的许多极富有时代特色的古建筑物,随着斗换星移、寺院的兴衰而散失了。如过去寺堤东侧有块2米多见方的练功石,土改时尚在,可现在却无影无踪了。
龙屺院地处莆仙交界,又是兴泰地区向南通往莆仙要冲,北到永(泰)、德(化)、福(州)的古大道要塞,是游客来九鲤湖必经之驿站。地理条件优越,青山绿水云雾缭绕,进可攻退可守,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朝农民军首领林居斋,在兴泰举旗起义,屯兵10万众,踞守何岭关,分一支队伍驻扎龙屺院,把守住龙屺院要隘,严防敌兵从大搝隔偷袭;明代南安县洪濑农民首领吴应龙自立王位,队伍从南安拉到龙屺院驻守龙华寨;1947年中共地下党戴云游击纵队成立,黄国璋、罗迎祥、林汝楠率队驻龙屺院经九天关,开赴戴云山,在南安诗山遭国民党大兵团围剿,罗迎祥参谋长壮烈牺牲,又把游击队拉回龙屺院休整。林汝楠副司令与当地联络站李元煌(别号九妹)更换衣服事,至今还传为佳话;1949年春闽中游击队鲤湖负责人张子英也率队驻此;1949年6月闽中游击独立分队把守何岭关,国民党调集了残兵败将妄图进剿兴泰游击区,游击队借助何岭关要险,致使敌人无法攻进。于是最后才改变把队伍从龙院大搝隔上去偷袭游击队。由于游击队及时地得到了情报,幸免于难。
龙屺院自古隶属九鲤湖风景区,是一处名驰海内外有待开发的旅游胜地,随着九鲤湖的开发,必将再展雄风,为九鲤湖增添一大景观,发扬光大,引来更多游客,促进仙游经济的繁荣。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