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读书的另一种意义
【发布日期:2020-1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吴瑕】
  第一次听到学习这个词是在9月1日,父亲带着卖粮食的钱,牵着大我7岁的姐姐去学校报名。姐姐一身新衣服,一个绿色的新书包怯怯地跟着爸爸的后面,看不出兴奋,妈妈说进了学堂,要好好学习,姐姐点头,跟着父亲去学校。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学习这个词是一项智力运动。
  等我上了学,村里小学校大门两边的照壁墙上一边写着好好学习,一边写着天天向上。我似乎明白到学校里来时要好好学习,每天都要进步的,只是乡村没有幼儿园上的野丫头野惯了,被老师启蒙也不容易。比如数学考试,那时候没有试卷,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我们手抄,我不知道抄好了还要填答案,直接交卷,于是我得了零分,班上还有好几个同学也是零分。
  后来上了中学才听老师说学习这个词来自于孔老夫子的《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按照字典里的解释就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老师用口语讲课就是学习让自己多一份能耐,增加生存能力。
  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力薄弱都是知道的,操场不到100平方米,初中3个年级,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约50个学生,空间可想而知。除了教师办公室外,就是6个教室,没有图书馆,没有食堂,午间放学时,学生无论远近一律回家吃午饭,骑单车在土路上颠簸,我们的车技就是那样练出来。
  那时候,学习任务轻,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那么多作业要写。野小子们放了学就是疯玩,小丫头们就得帮家里人干活,摘菜、放牛、下地干活等。乡村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家都是用稻草借助手动的草包机打草包挣钱。记忆里,小时候学习外就是放牛、搓草绳,就是帮忙家里挣钱。那时候的家长根本不看重教育,都是小学毕业后就去学技艺,出师后挣钱,家境不好的就去城市餐馆里做勤杂工、当保姆,做童工,村里没有出过大学生。
  我直到上了初中课程多了,才觉得学习沉重。英语初一才学,复读机英语老师都没有见过。每天一节英语课跟着老师鹦鹉学舌,讲一口美式英语,英语听说成绩可想而知了。中学离家远,步行要40分钟,我早出晚归。冬天时,天蒙蒙亮我就要出发,出发前吃点自己炒的剩饭,中午放学后,学校没有食堂,只能坐在教室靠回味安抚肠胃。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我就背起书包就急急地回家,不是恋家,只为早点到家填饱饥肠。
  妈妈知道我饿,估摸我要到家了就给我炒一碗油盐饭,炒好了煨在锅里。等我回家一放下书包就直奔厨房,从热水里端出油盐饭就像饿死鬼托生的那样猛吃。感觉不是吃加了油盐的剩饭,而是喷香的扬州炒饭。深秋时,晚稻谷收割了,新米出来了,母亲就打糍粑、炒炒米,就是为了我的早餐能丰富一些,说我上学辛苦。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肠胃真是勇猛,天天早上吃炒剩饭也不觉得淡寡,不像现在吃啥都没有胃口。
  乡村的冬天冷得很,学校也照常上课。早上我煮半碗豆皮,吃了热乎乎地上学,出门风一吹,才感觉寒风刺骨,整个冬天感冒基本都是常态。看到我情绪低落,姐姐说寒窗肯定是苦的,读出来不就好了?我们嘴里的读出来就是考上了中专跳农门,那时中专毕业都包分配,上了中专就等于有了工作,不用过上辈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乡村的教育资源差,我就读的那个中学初中毕业能考上高中、初中很少,毕业班升学率剃光头的年份多,毕业就等于失学。
  乡村没有读书馆、电力不足,经常是一个多月来几天电,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庄稼、河流和小镇上方的那片天空。唯一了解外面世界的就是一台收音机,有时候我也会用收音机听英语,闭着眼睛跟着广播里学单词。在当时的生活背景里都知道升学无望,毕业就要回家修地球,于是都疯狂地放纵自己。课堂上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还能安静地学习,课外都做和学习无关的事,包括朦朦胧胧的早恋、谈论开始发育的身体,男同学的变声,女老师的单身等。没有升学压力,没有父母的殷殷顾盼,没有人指明乡村孩子未来的路,我们昏昏浩浩地走出青青校园,被动地回家。
  当我再次开始读书学习时,是踏入职场,没有文化的我遇到的同事都是单位附近的农民,和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我就开始捧着书读,用纸板铺在地上卧读。同事看不惯,一个初中毕业生,看书有用吗?还不如去巴结领导。
  那时候刚到城市打拼时,断了奶的孩子丢在乡村给婆婆带,我们俩下班回到租来的不足20平方米的蜗居大眼瞪小眼,没有任何娱乐。老杨买了收音机,电视机,我看书,打发一个个寂寞的日子。读书看报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每天必读几份报纸,否则睡不好觉。
  后来,我们在城市买了蜗居,我成了省级作家协会会员,买了电脑成了网民。随着年纪的增长,狂傲磨平,惭愧自己的肤浅,于是一直践行着好好学习,并影响着孩子。
  入会省作协后,文学会刊隔断时间就会飞到我身边,我被《钟山》上的小说、《扬子江诗刊》上的诗歌迷住了。让我意识到生活除了养活自己外,还有小说和诗歌,那些文学作品对心灵的熏陶和灵魂的引导是无需言说的。我知道成年人的读书看似没有功利性,但文字在心里发的酵是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到的。我是打工的蓝领,在艰辛的生活中,读书让我有了俯视众生的平淡的智慧和从容,我用文字来拭擦尘世疲惫的灵魂和伤痕累累的心。那些文字告诉我,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一连串的碰壁,我是笑傲江湖的勇士,从来没有被生活打倒过。
  也许,这就是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的另一种意义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