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把藤椅,泡一杯香茗,捧一本书,陪女儿浸润在书香里,感受亲子共读的美妙,体味生命的丰盈。 女儿的书房素朴、简洁,东西墙各有一面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南墙上有幅画,是我特意为女儿求的,画中题有清代袁枚诗作《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淡淡的笔墨,简朴的布局,苔的心态与追求,切合我对女儿的要求。南墙正中开一扇窗,窗下是书桌。女儿在桌前,时而低声诵读,时而奋笔疾书,神情专注。阳光从窗户间透过,清亮而明澈。一盆吊兰优雅地伸展着枝叶,给书房增添了绿色和雅致。墙上的钟针在一格一格地走,时光似一首流动的诗,静谧而温暖,年少时的经历瞬间便浮现在眼前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上中学,我寄住在姨家。那是个红砖小院,采光不好。我的书房是沿着堂屋向后院延伸搭建而成,面积不足4平米。屋顶为倾斜式,靠北墙仅一人高。说是书房,也是卧室,一张木床占据约半个空间,睡觉翻身时咯吱作响,木床像散了架似的。门通向后院,因与门框契合不佳,冬天常有冷风灌入,夏夜里,鼻涕虫纷纷从潮湿的后院爬进来。这黏糊糊、肉嘟嘟的东西,真是我的噩梦!后院墙外是公用过道,白天,常有嬉闹声、市井叫卖声倾泻而入,起初让人烦躁,后来我也就习以为常,两耳不为杂音扰,一心只读手中书。春夏时节,隔着小窗,我所能看到的绿色,便是墙外老槐树的几根绿枝了。条件虽苦,却避免了每天的奔波,也算幸福的了。 那一抹生命绿,让我想起母亲的求学路。母亲是地道的农村娃,姊妹四个,外公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家庭条件拮据。幸运的是,外公是开明的人,省吃俭用要供母亲上学。母亲知道上学机会不易,因而特别珍惜。五年级时,赶上自然灾害,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便去挖野菜。尽管生活穷困,母亲仍坚持读书。泥巴墙稻草屋就是母亲的书房,旧木椅就是母亲的书桌。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十几里路,从未间断,“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就是母亲的写照。雨天走泥巴路,瘦小的身子常淋个半湿,两条裤腿裹满了泥,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当回忆那些奋斗的日子,总有一种苦甜滋味萦绕心田。这苦中的甘甜味,是真甜、真幸福!奋斗着是幸福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三代人的读书乐,三代人的共同梦想,这不仅是我一家的梦想,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中国梦,万家梦,华夏梦。唯有读书,才可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