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艺名叫细妹
——记莆仙戏旦角表演艺术家郑惠华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南宋诗人刘克庄描绘的莆仙戏盛景,在如今的莆仙城乡依然可见。莆仙人没有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丢弃其延续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瑰宝,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喜爱上莆仙戏。提及上世纪莆仙戏艺术,可谓名家辈出、群芳荟萃,剧目创作演出极其活跃,而表演艺术家郑惠华就是剧坛中不能绕开的代表性人物。
郑惠华,艺名细妹,1939年出生于涵江铁灶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从小喜欢演戏,她12岁的那年,有一天,莆田县“宇宙锋”戏班来到村里戏台演出,一位演员因家有急事无法到场演出,小惠华被人怂恿上台顶替角色,她第一次上台,却演得惟妙惟肖。班主发现了她的演剧天赋,慧眼识珠,硬要买下她。因为家贫,她只好卖身莆田县“宇宙锋”戏班为小演员,由于年纪幼小,班主答应她母亲跟班侍候。
练文亦练武,香自苦寒来
在戏班里,小惠华拜名旦陈天良为师,每天早上随师父学戏练功,这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苦不堪言。师父三记戒尺一敲响,就进入紧张的练功。压腿、下腰、毯子功、把子功、走台步、跪圆场,项项都得练。学青衣、花旦时还要在一条窄窄的条凳上练台步,“拿顶”至少要坚持一炷香。几个钟头练下来,大冬天头上都冒出豆大的汗珠。其中最苦的是“踩跷”,就是“跷板”,木制仿小脚形,分“硬跷”和“软跷”两种。硬跷用于武旦、刀马旦。软跷用于花旦、泼辣旦等。“踩跷”是模仿封建时缠足妇女行走姿态的动作。表演时,演员双脚掌各缚“跷板”一块,外套绣花鞋,着大彩裤遮住真脚,而将“小脚”露出。跷功属高难技术,训练时非常艰苦,演员须能踩跷走碎步、跑圆场、打把子,甚至跌扑,打出手。为了练就这硬功夫,小惠华夜里睡觉也绑着它,痛得睡不着,直到脚腿麻木了。再者,练唱腔。一开始就是“站桌头”,即站在桌子边,跟师父学唱腔。当时小惠华学唱腔没少挨师父的狠打。香自苦寒来,就这样,名师严教终于教出了高徒。
小惠华从学小旦入门,进而全面兼修工旦脚所有基本功。她勤修苦练,又肯动脑筋钻研。又加上她从小雅丽又天真可爱,棚容亦很好看,细小的个子和身材,不仅非常符合旧时“三步就到棚前”的小舞台旦角要求,而且亦符合历代民间观众认为女旦必须偏矮的传统观念标准。她进班学艺才一个月,便成功扮演了《济公和尚》中的一个小旦,在县城戏场首次登台,即崭露头角。此后,她接连在莆仙戏不少剧目中扮演天真活泼的文武小旦角色,让城乡观众为之耳目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前进(后改名跃进)剧团、实验(二团)剧团和莆田县青年代表队等多个剧团担作主要演员。自1953年开始,她先后多次被挑选扮演莆田县专业剧团会演剧目的主要角色,参加晋江专区和福建省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并多次获得演员奖。1954年10月,她被挑选参加莆仙戏代表队,扮演传统剧目《春江》一剧中的女主角,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六省一市戏曲观摩大会内部展演,表演艺术获得与会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当时她才15岁,有几位行家称赞她是一个“小艺术家”。
回来后,在名导演林凤琴的继续教授和启示下,小惠华善于吸收,勇于实践,演技大进。多年后郑惠华扮演了《千里送》《二度新郎》《白蛇传》《靖边记》《西厢记》《赛昭君挂帅》《樊梨花》《打金枝》《张协状元》等数十台戏中的女主角,成功地塑造了赵京娘、崔莺莺、昭君、唐婉、花木兰、白素贞、樊梨花等一系列出身、个性、经历、情感各不相同人物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巾帼英雄、娇女、智婢等,她都演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赢得了广大观众真心热爱,被誉为“旦角通才”。人们都亲切叫她的艺名细妹。
细妹之所以能塑造出一系列身份、个性、经历、情感各不相同人物的艺术形象,首先是和她每饰演一个角色时,都作为一次艺术创作,注重角色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分不开的。每饰演一个新的角色,都先深入开掘理解角色,不仅仅深入理解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而且深入挖掘理解与所饰演角色相关的其他角色。通过对相关角色的挖掘理解,加深对自己所饰角色的了解,恰当、准确地精心设计、把握与相关角色同台演出时所饰演角色的言语、动作、情感的恰如其分,使她的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易、创新、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钗头凤》描写陆游与表妹唐婉的不幸婚姻,催人泪下。细妹在剧目中扮演唐婉,她的出色表演深深打动观众的心旌。其扮相靓丽秀美,身段婀娜多姿,情感绵缠细腻,尤其是眼神中表达出喜悦、依恋、惊疑、迷茫、幽怨、痛苦、绝望等内心世界的种种变化,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知道要演活人物,必先从眼神入手,她表演《千里送》中的京娘,不同凡响之处,就是丰富精彩的眼神表演。
其次,细妹自踏进艺门后,就坚持勤学苦练,练文亦练武。她从手扶墙站立,一直练到高踩条凳,手上还端着一盆水,不摇不摆,走起路来灵活自如。练眼神,师父给她一根香,香动眼随,直到把眼睛练活了,达到会准确传神为止。她的旦角基本功苦练得非常娴熟到家;曲词道白,过耳不忘。由于她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她扮演的剧中人物道白,都要由编剧和音乐人员一字一句的教会后,背诵唱熟。莆田老艺人流传一句行话:“要把排戏当演戏!”细妹把排练场当作舞台,每次排戏时都进入角色。如排练悲剧情节时,她往往在排练前酝酿感情,早在场外为其所扮演的悲剧人物流了许多回眼泪。
细妹善于吸收,勇于实践,还广纳博蓄,勤于创新,打下了厚实的表演技艺功底,在面对不同角色的不同表演要求时得心应手、从容自如,不论是花旦戏、青衣戏、武旦戏等,都能演得很出色。她不但闺门、小旦表演出类拔萃,而且在《靖边记》中扮演的古绣英武旦也风度不凡。
人品与艺品,一切为观众
细妹科介细腻动人,咬字行腔精准,情感层次分明,唱腔婉转悠扬,韵律极美;她的表演风格含蓄深邃、刚柔兼备、妩媚而不轻浮、激情而不过火,清新中见淳朴、秀气中显雍容。她的表演,笑则有声、啼则有泪、喜则有神、叹则有气。对观众有巨大艺术征服力,在当时,她的名字家喻户晓。
据不少老戏迷回忆说,当时细妹在莆田县专业剧团女演员中的名次,仅次于黄宝珍(妹丕)之下。这是莆仙戏曲界,也是莆仙两县观众一致公认的名次。她在表演艺术生涯中,给同行和观众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细妹的表演艺术成就给她带来很多的荣誉,1980年郑惠华应邀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的莆仙戏录音录像。她还曾连续多年当选莆田县政协委员。
个头不高、端庄秀丽的郑惠华是一位在戏曲界内颇有影响,在观众中久负盛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平日里沉静寡言、平易近人;她为人低调,对同志谦和,对师傅尊重;作为一位名演员,出头露面的机会很多,领导接见、戏迷捧场,她每一回都有意避开。在剧团里,她视自己为一位普通演员,从不以自己是一名享有很高声誉的表演艺术家自居,从不找领导提出个人的任何要求。她的人品和艺品,广受人们称赞。那几年,她祖父、父亲先后去世时,恰逢剧团在乡下戏台上演出,在剧中扮演主角的她,一时无法脱身,她只能忍住悲痛坚持演出,承诺了“一切为了观众”的演戏初心。后来,她的两个孩子出生,每次都是坐满月子后就断奶回团演戏,孩子交给她母亲用牛奶喂养大的。文革期间,她也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回乡务农。她是个心性要强的人,在那些年,她上街卖冰棒,外出修马路,推土车运货赚钱等,备尝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几年之后,她不幸身患重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郑惠华英年早逝,是莆仙戏旦角表演艺术的一个重大损失。当时,行迹于动荡变迁的年代,历史的跌宕和时空的流转没能为当代人们留下太多影像资料去追寻郑惠华学艺、从艺、尚艺的每一道足迹,甚至仅存的吉光片羽拼接成的形象和印记仍是模湖和片面的。然而这并不妨碍对历史的笃认和真实的还原,今天,人们没有忘记当年这位莆仙戏旦角表演艺术家郑惠华,不仅在于她的艺术创作中对人物角色的精准把握和逼真塑造,使她的表演艺术和人物生命相融为一。还在于她广采博蓄,娴熟运用各类程式,使旦角表演升华到新高度,为旦角表演表演的拓展,为莆仙戏表演艺术的传扬光大蓄积了丰厚的艺术宝藏。
|
- “书院新声”入人心 理论宣讲接地气
- 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开赛 同台竞技 “贴”出精彩
- 十年芳华 筑梦远航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