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高镇山前村,每到节假日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欣赏到400亩姹紫嫣红的“四季花海”。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旅游观光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些都离不开九十六港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钒的倾情奉献。 山前村位于荔城区北高镇东南部,紧临碧波荡漾的美丽后海,是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市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在后海303围垦工程开发时,眼光独到的陈钒抓住机会,于2014年牵头成立了福建省九十六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方促成与利农集团的合作,携手发展现代农业。山前村以临海九十六港为基地,依托垦区万亩水域面积,开发千亩虾鱼蟹贝等多品种特色养殖。近年来,乡村游异军突起,如何也能分得一杯羹?陈钒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与山前村两委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充分利用田园综合体试点和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在山前村打造“水乡景观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景点,强力推进乡村观光旅游产业。说干就干,在陈钒的倡议下,九十六港现代农业出钱又出力,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三通、四绿、十配套”项目,规划建设环村路,实现户户通,球场、凉亭、池塘、文化室和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建设配套齐全,村容村貌涣然一新。
为了帮助山前村村民走上致富路,陈钒主动挑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坚持把扶贫脱贫与建设幸福家园、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相结合,依托山前村乡土文化、地理区位等资源优势,借势农村土地流转和精准扶贫政策,主攻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户共同参与开发建设。创新“农业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党员+企业+贫困户”的新模式,引导群众推行土地三变模式(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多方培育“绿色产业”,解决了150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40个岗位),每年帮群众增收四百多万元。利用土地流转政策,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每年租金收入达110万元,极大促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的开展,带动该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钒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发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动员外出创业成功的乡亲回乡创业,推动民资回归,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他主动请缨,抓好“善治”工程,引导乡贤踊跃捐资,创建民生项目孝亲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等各种文化设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母亲节、重阳节、书法家笔会、春节联欢等活动。他协助村两委完善乡规民约,促进民风转变。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陈钒一边组织九十六港现代农业员工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协助村干部做好山前村的疫情巡查、宣传工作,打一场全村干群众志成城的疫情防疫阻击战。同时,他率先捐款,发动广大在外企业家为家乡踊跃捐赠防疫物资,为山前村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日前,在我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捧回“莆田市劳动模范”荣誉的陈钒说:身为企业负责人,他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更强的使命感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将在强村富民的工作中继续履行职责,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