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温情与震撼
——读余华新作《文城》有感
【发布日期:2021-03-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峻】
  有一种书会让人打开后欲罢不能,总要一口气看到底;有一种书会让人阅读时酣畅淋漓,那种别样的体验无与伦比。
  余华的书就有这种魔力:不论是他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是《兄弟》《第七天》;今年3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文城》也不例外。可以说,他的每部新着都是一场现象级的写作突围,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惊喜。
  《文城》的主人公林祥福,原本是北方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父母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木工手艺和家中的百亩良田,本来他的生活将会和他的祖辈一样,波澜不惊地过下去。但有一天,一个名叫小美的女子的到来,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小美很漂亮也很神秘,只知道她来自一个遥远的南方小镇——“文城”,因投亲路上生了病恳请暂住一阵。两个正当青春的年轻人,共处一室,感情迅速升温,没多久就成了亲。林祥福踏实肯干,小美织布做饭,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是突然有一天,小美不辞而别,还卷走了林祥福祖上积攒的8根金条。这让林祥福的生活天崩地裂,此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时常望着村口的路发呆。正当他快要忘记小美的时候,怀上他骨肉的小美却又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和来时一样无声无息。宽厚的林祥福选择原谅了她,两人重新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生活好像又回到了正轨。但女儿出生满月后的一天,小美再一次不告而别。这一次,林祥福决心兑现他的诺言,带着孩子背井离乡,一路向南,去到那个叫“文城”的地方,把小美找回来。当时正值清朝覆灭、民国初肇的乱世,悍匪、痞兵、妓女、乡绅,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林祥福也由此踏上了他动荡起伏的人生之路……
  在《文城》中,余华突破了以往的创作时空,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一个他从前少有涉及、也更风云突变的年代: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在书里,余华承续着他特有的民间叙事风格和底层观察的悲悯,从不同视角娓娓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紧密相连的各色小人物的爱恨情仇、颠沛起伏。他们的悲欢离合,也折射出了一个残酷蛮荒的时代之殇。尽管《文城》是以林祥福的故事切入,以他的寻亲轨迹作为主线,但综观全书,又很难说林祥福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与作者以往的小说主要围绕一个人物或家庭展开的叙事模式不同,《文城》更像是一部鲜活立体的群雕小说。随着林祥福寻亲轨迹的展开,一个个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人物陆续闯入到读者的视野中来:他们或来自北方的高粱地或来自南方的芦苇荡,或出自气派的宅院,或出自破旧的茅屋,或来自没落的王朝,或来自动荡的民间,或出自野蛮残忍的土匪窝,或出自安分守己的小村落……各色人物悉数登场,组成了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江南小镇庞杂的生存景观。
  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最最普通的平凡人。余华透过对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将宏大的历史大潮纳入到寻常生活的河道,演化成一种对那个年代的朴素认知,使我们得以窥见历史是如何与个体的命运紧密纠缠并相互影响的。尽管《文城》写的是过去,但我们读完后都会觉得:书中的人物就活在我们身边,没有距离、没有隔阂。
  作为中国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之一,余华写书历来很“慢”:《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之后,读者等了10年,终于等到了《兄弟》;《兄弟》后又过了7年,才出版了《第七天》。如今,睽违8年,我们又迎来了《文城》。但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的每本书总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温情与震撼。
  余华的书都是关注小人物的,但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小人物多舛而坚韧的人生境遇去洞见一个时代的变迁,通过他们平凡又充满苦难的微弱音符去聆听一曲慷慨悲怆的英雄交响:《活着》里的福贵是个平凡的农民,可他以异乎寻常的忍耐和乐观去包容生命中接踵而来的悲剧,他是一个英雄;《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是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他心甘情愿卖血来抚养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他是一个英雄;在《文城》中,林祥福和溪镇(就是传说中的“文城”)的百姓也都是平凡的人,可林祥福愿意用一生去兑现一个承诺;溪镇百姓重情重义,在乱世中相互扶持,甚至慷慨赴死,他们平淡而壮烈地生活着,令人扼腕嗟叹又肃然起敬,他们也是英雄。
  余华的小说里总有着太多的哭声和眼泪,《文城》也不例外。但这些哭声和眼泪并非人物软弱的象征,恰是他们高尚的体现。执着的寻找、无私的相助、艰难的抉择……这些小人物的一举一动中都包含着最真切的情谊和最纯粹的善意。对于生活在功利至上的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而言,这种天真的善良几乎就是一种奇观,令人费解;虽然费解,但我们仍然会被其中蕴含着的某种巨大力量所感动落泪——这恰恰是余华最想唤回的力量:它是人性中至为珍贵的光芒,虽然大多数时候看似微弱,但总能在黑暗中烛亮现实,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历经万千劫难而浴火重生的内在精神。
  余华的书是沉重而晦暗的,却总会让人在沉重中看到希望、晦暗里读出光明,这也许就是他吸引读者的过人之处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