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转眼间,又到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清明时节。 提到清明,似乎总是和雨有着扯不断的关系。似乎只有斜风细雨、淡烟疏柳,方能显出它淡淡悲凉和绵绵忆念的况味。所以,与其说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毋宁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正是这丝丝缕缕、绵绵密密的清明雨,给天地万物蒙上一层薄纱,染绿了远山近水,也潮湿了游子心境。难怪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正是清明节这种特殊的氛围。 追溯清明习俗,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二字,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言:“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岁时百问》一书亦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其所处的时令,因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时处仲春与暮春之交,自古就有春耕春种、慎终追远、踏青寻春三大主题。可以说,对于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于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对于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清明是才子佳人的一场邂逅……这是一个融汇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于一体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华先祖们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三大传统礼俗的主题在华夏大地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甫至,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除了东北与西北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冬闲的日子戛然而止,一年的繁忙自此开始,故而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等农谚,时时提醒人们莫误农时、不负春光。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清明节更是传统的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共同记忆,还可增进家族成员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清明时节,一家老少冒着蒙蒙春雨,怀着虔诚的心灵,到祖先的墓地去烧几张纸钱、锄几把野草、抔几捧黄土、燃几支香烛,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既是对逝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感恩。 在我们老家,人们还会在这个时节做“清明龟”。这是莆仙一带最具特色的节粿,因其外形酷似龟状而得名。粿皮用糯米和鼠粬草磨粉拌和温水制成,以红绿豆或地瓜干加糖煮熟为团馅,用龟形木质模具印制成龟的形状,放入蒸笼蒸熟。成品颜色淡黑、质韧味香、可口健胃,是当地很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莆仙民间传说中,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着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清明节那天,人们会备上酒馔、果品、“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祭奠先祖。 清明时节,春日迟迟,天气柔嘉。正宜三五好友,结伴出游。或登高远足,或观花抒情,在芳草萋萋、天地迷蒙间,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故清明自古又有“踏青节”之称。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方归。唐、宋两朝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而留下众多传世佳作。诗圣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即是当时踏青出游的真实写照。韦庄醉吟一首“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写尽了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的盛况。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刻画出郊野踏青的游人采撷花草,时已黄昏仍流连忘返的景象。而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天美妙的景色和人们倾城游春的生动场景。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还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可取啊。那么,趁春光正好、微风不燥,且放飞心情、携手出游,在一场清明微雨中,去赴一次与春天的约会吧:让春色入驻我们的心扉,让希望在你我的胸中升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