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说不尽的莆仙戏
【发布日期:2021-04-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王顺镇】
 莆仙戏有五千多个传统剧本,这个事行内人大都知道。
  知道什么?
  知道莆仙戏这个地方剧种有五千多个传统剧本,太多了,非常多,了不起!仅此而已。
  如果作一下比较,全国各剧种的传统剧本,有的只有几十个,有的一百多,有的数百。那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一个剧本就是一本书、兴化大地上的老祖宗给子孙留下了五千部著作,这份文化遗产也太丰厚了!《永乐大典》给后世留下的著作有这么多吗?《四库全书》给后世留下的著作有这么多吗?更早以前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也没有这么多。都没有。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给后代留下这么多的传统剧本。


1985年莆仙戏《甘露寺》剧照


  或说,不就是一堆破“戏簿”,能与名著比吗?能与经典著作比吗?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若说《永乐大典》中残存的《张协状元》等三种戏文,我们还是颇费周章才影印回来的;而这三种戏文,在20世纪莆仙戏还在演出,你也就不会太小看莆仙戏的传统剧本了。 
  我国著名的戏剧史专家刘念兹先生在《南戏新证》里,将莆仙戏与南戏剧目、情节互为比较,勘定莆仙戏与南戏同名或情节类似的剧目有八十一种。
  一个传统剧本,如果没演过几十场,几百场,乃至屡演不衰,后人是不会将它保存下来的。反过来说,一个本子,若非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早就夭折无法存活了,所以也成不了传统剧本。前不久出版的《曹禺剧本奖获奖作品选》所选作品只占获奖作品三分之一,只是过了三十年时光,便淘汰了三分之二。时光无情,作品存活是很难的。谁也不愿去保存一堆没有用的废纸。由此可见,若无近乎千年的时光,莆仙戏这个剧种怎能积累下五千多的传统剧本?以故,如今世人大都认定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

      五千个剧目铸造了莆仙人的文化基因

  写戏与写小说大致相似,先是谋篇布局,而后形之于文辞。最大的不同在于:小说一旦结稿出版,就没有作者的事了;而剧本一旦结稿付排,就来事了。导演认为这个地方没戏,要改;作曲认为那段唱词不合适,得改;演员认为有许多道白不合情理,必须改。改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四五次不等。直到二度创作人员认可,这才投入排练、彩排了,公演了,完了吗?没完。
  戏永远是给人民大众看的,台下士农工商应有尽有。你的戏如果违背了他们的意向愿望,死定了;你的戏如果不合他们的生活逻辑及其感受,也是通不过的。最终的,最严酷的审查官是观众。他们断你作品的生死。死者长已矣!

  一场戏,如果台下反应强烈,或鼓掌,或轰动,这很好;而如果台下鸦雀无声,不闻语声、咳嗽声,不见人去小解、抽烟,那就更好。这种戏的作者,往往与观众是一条心的,而且相当贴近大众的感受。最后,还具备相当的文学涵养、即便是成功的戏,也还是要不断修改。作者改不动了,剧组会继续改;这个剧团改不动了,别的剧团还会改;这一代人不改了,下一代人以及无数代的人还会去改。传统剧本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它是大集体创作的产物,是超时空、全方位认可、印证的产物。


1981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剧照


  所以,五千个传统剧目乃是真实地反映了万般人的生存状态。千姿百态的人生起点,无奇不有的曲折经历,形形色色的人生结局。
  在锣鼓声中,这五千台戏此起彼落,在弹丸大小的兴化府,年复年,代复代地演下去……
  兴化的生民也一代复一代地观赏下去,非止观赏而已,大家还讲戏。每年冬种过后至春耕开始,中间有大片的农闲的时光。老人们总是在墙边的旮旯处,一边晒太阳一边讲戏文,许多后生、少年也总是津津有味地听着。
  妇女则在屋里讲戏,我在少年时代便听了母亲讲过数百场的戏。每到农闲时,姊姊们,以及堂姊堂妹们,还有堂嫂们,大家都把手工活(主要活儿是拧麻缉苎)带到我家厅堂来做。母亲讲戏还带着评点,姐妹们总是听得如痴如醉。母亲看了这么多的戏,这与三婶妈有关系。三婶妈是木兰溪对岸人,名人张驰传(原名应是张弛,应是后来自改为张驰)的姑姑,是个才女,《列女传》滚瓜烂熟,历史故典无所不通,有丫环、奴仆陪嫁,不幸的是三十七岁便成为寡妇。从此,幼年的母亲便陪同三婶妈睡觉,也陪同她看戏。
  三婶妈特别喜欢看戏,不单是本村每戏必看,周边各村有戏也是必看,而母亲也是。每戏必陪、这样,每年至少可看几十台的戏、三婶妈看戏总是边看边评点,母亲因而对戏也加深了理解,也记得更牢了。母亲的评点,我猜应源自三婶妈,公正而且不俗,颇有见地。听众有看过戏的,也有未看的。未看的听故事,看过的加深理解,还可以转述给别人看、厅堂成了小课堂,而剧场成了大课堂。
  农民们非止看戏、讲戏,自己也演戏、每当乡村有人结婚,当晚必当演戏。那是一种称为“做经文”的戏,洞房便是小剧场。乐队有四胡、尺胡、三弦、八角、飘笛等,小生由新郎官演,旦角由新妇演,其他行当的道白由媒婆通包,演得全是言情的剧目。而今想来,这是给新郎、新娘补上恋爱的课。
  当是时,每个人的人生均可看数百场的戏,再加上从父辈听来许多戏文,数量相当可观了。直观的形象教化,效果当不亚于看小说。
  成年累月,历朝历代,不断迭加,直至看了五千个剧目,阅尽五千种人生,那就如何?
  那就形成了莆仙人特有的,非常丰富、非常深厚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影响着人的思维定势。

      运用五千戏文思维判断的莆仙人

  读过中文学的人,大多知道语言不仅是人的交流工具,还是人的思维工具。只因人的文化涵养以及见识不同,所以思维的方法、方式也有差异。比如刚满岁的幼儿,肚子饿了,便想“奶”这一单词,然后便说“奶奶!”再过一些时日,便说“我要吃奶!”读书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
  书读少的人,只能将书中单词一个一个地串起来成为句子时,方知其意;书读多的人,先已明白书中的语境,只见一个单词,便知与此单词相关的句子,那是见词如同见句;而读书更多的人,读了几句,便知作者这个段落是要说什么了。这三种人,看书的速度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如果你是读过数百部乃至一千部以上的世界名着的人,那么,一本新书读了几句,便知书的作者文化涵养,以及他的立场、人格和意趣了。这是全息律的奥妙之处了。
  一般人的思考,是一句一句地进行、而读书破万卷者破解人生难题,则不用句子,用故事。真正称得上世界名著的书,首先是真实的书、书中的故事往往是一个人乃至许多人的平生的真实再现。当然,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任何人的一生便只是一生而已、以世界之大,加上无穷的时光,每个人都不免陷入孤陋寡闻之境。但是,如果你读了大量的经典小说,那你就不是只过了一生,而是几十个、几百个,乃至千把个的“一生”,你是“万岁爷爷”。树老了都会成精,何况是人!一个拥有数百种乃至数千种人生经验教训的人,他遇事运算的单位不是句子,而是成千种人一生的经验教训!在时代相近或相似的场景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起点,往往就有什么样遭遇与经历,并且必然有其相应的结果。你只需从数千种参照系中过滤一下,选对了自己的起点就行,往后不过是微调功夫而已。
  不知道这样的人算不算高人?莆仙的子民是在五千个剧目的文化乳汁哺育下成长的。五千台的戏所搬演的五千个故事比起小说中的故事,是不是更形象、更直观、更栩栩如生,因而也更难忘?
  当然,一个人绝不可能看那么多的戏,但他的列祖列宗看过,父辈看过,并且铭记于心,终于化作遗传基因、文化基因流传下来。五千个戏,何止五千种人的生存状态?单从正反两方面人物看,便有万般的生活道路与悲欢离合;更何况还有诸多的守中人物与附属人物,他(她)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这万种人生乃是莆仙百姓借以思维的“特种语汇”。遇事用句子思考快捷,还是用故事思考快捷?好比珠算与高级电脑的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
     非止思维方面而已,莆仙人讲话交流也常用戏剧中的“故典”(即典故)。
  说人住得简陋,“蒙正住瓦窑”。(典出戏文《吕蒙正》)说人既挑起事端又出面息事宁人,便道“这个李铁拐,起火是你,扑火也是你!”
  似此与莆仙戏有关的熟语不下千数,在上一辈的莆仙人中可谓通行无阻。说的人固然熟悉剧情,听的人那剧情也会在脑中闪现。所以,即便是日常生活聊天中,许多剧情往往不断地在心中重演一遍。说不清是戏在人中,还是人在戏中。就这样,五千个戏文所铸就文化基因便一代又一代地往下传递。无时无刻,都在传递。
  过去,莆仙人有三宝:学校(私塾)、寺庙和戏台。私塾传承儒家文化,寺庙传承佛家道家文化,而戏台所演的戏文,包罗万象,实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为何外地人通称莆仙人是东方的犹太人?谜底就是“三宝”。这里是村村有寺庙,村村有学堂,村村有戏台!演了五千戏文的戏台。这里的人,想不聪明还都不行。
  为什么赤手空拳的平民百姓一旦经商,他们的收入竟是市政府收入的四倍?因为他们心中有“百科全书”有百宝箱。许多人没有什么学历,没读多少书,但是升官了,发财了,尤其以沿海片为最。这最是令人不太明白的、沿海片人口集中,向来戏演得特别多,那儿的空中飘荡着五千戏文,回旋着无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也是生产力!
  所以,我国戏剧界的泰斗郭汉城说:“莆仙戏的价值不是用别的可以补偿的,莆仙戏价值等同中国文化、中国戏剧的文化。一定要保护抢救莆仙戏这个唯一全面保留宋元南戏遗响的古老剧种。”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