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钦定的“世界读书日”。 有点意思。 说起来,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很随意的行为。郑重其事地将某个日子定为读书日,估计是现在干这活的人不多了,得用个节日的形式提醒一下。 其实对于爱书人来说,何时不是读书天?哪里不是读书处?董遇说是“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欧阳修曰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正所谓:时时可读书,处处能读书,读书完全可以生活化,不必太过讲究仪式感,非得黄道吉日、焚香沐浴不可。 看过一个资料:全球人均读书量最少的是中国,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全世界的犹太人只有一千万人,但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中,竟然有18.7%是犹太人;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也占了一半。马克思、爱因斯坦、贝多芬、毕加索、海涅、弗洛伊德、基辛格、巴菲特……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都是犹太民族的骄傲。犹太人为什么如此杰出?可以说,读书功不可没。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当他们的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位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以色列全国有图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均居世界第一。作为一名中国人,真的是既叹服又汗颜。 说到读书的好处,我想至少可以有三点: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着,还是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只要用心去读,都能收获一种身心的愉悦。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丁玲对此也深有体会:“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味道……”生活中休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人喜欢静卧高眠,有人酷爱户外踏青,有人独钟网上冲浪,而读书更可以算是一种高雅而有益的休闲方式。 读书可以医愚明智。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还能启迪思想、提升心智,摆脱惯常思维的约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时间一长,这种思考就会演化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内心会因为丰富而笃定,遇事时不再盲从无措,而是更加从容冷静,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看法。 读书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人生的长度是固定的,最多不过百年;但生命的厚度却因为各人的不同选择而大相径庭。正如《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说的,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我们通过读书,经历着别人的故事,却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读《傅雷家书》时,我们不光能体会到浓厚的父爱,更能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修养;读《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时,我们不仅能汲取到广博深厚的知识,畅快自在的旅行,更能在书中邂逅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 随着科技的发展,阅读媒介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远古的甲骨和竹简,到后来的布帛和纸张,再到现在的电脑与手机,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让知识生产和传播路径变得越来越便捷。读“屏”时代已经来临,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读“屏”时代,阅读问题凸显。比如,青少年严重依赖网络,凡事一搜了之,成为被电子屏掌控的一代;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阅读也让现代人的思考成为无源之水,进而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浮躁。但如果因此就将读“屏”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画上等号,认为只有读纸质书才是高品质的阅读,未免太过简单粗暴。 事实上,大可不必将读“屏”和读书割裂对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本就无可厚非:有人在纸质书里嗅到了书香,也有人在手指翻飞的滑屏阅读中找到快感。在互联网时代,如果非要固守青灯古卷不可,未免太过迂腐。其实,重要的并不是书籍的存在形式,而是阅读本身带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只要我们还愿意为一本书花费时间去阅读、去思考,为求知、为穷理,也为了更好的自己,那么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个时代,读书不一定是生活的唯一,但生活里必须要有一种读书的心态和心境。读书应该成为每个人生命中一种深度的坚持、一种人生的散步、一抹终生相伴的光亮。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多美的意境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读本书吧:让书籍滋润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人性因读书变得更优雅、更聪慧;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