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末年,天下大旱,举国上下闹起了饥荒。大臣们向晋惠帝上奏,禀告百姓们没饭吃,饿死了无数的人,晋惠帝仔细思考之后说出了那句令他遗臭万年的“名言”:“何不食肉糜?” 我相信晋惠帝是真情实感地感到困感,就好像清华大学刘瑜教授也是投注了满腔热情地发表题为《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演讲:“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看看自己喜欢什么,去试错,去重来。”在她心中,这确实是普遍的生活,可在张桂梅的华坪女子高中,这无疑是一个引人嗤笑的美梦。 刘瑜教授为何能够毫无压力地期许女儿成一个“普通人”?因为她本身就不普通!当你能拥有选择的权力时,你就不是一个普通人。她的女儿拥有高知的父母,富裕的生活环境,就读于清华附中——以上三点,哪怕中了一点就足以到人艳羡,更何况集于一身!刘教授口中的“普通”,是从凡尔赛角度下的定义,不管怎么否认,她的女儿就是与大多数同龄人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新闻曾经报道过一个令人感叹的故事。一位女孩出身于富贵家庭,父母都是各自公司的CEO,从小娇生惯养,由于成绩不是很出色,被父母送到国外留学,回国后在父母的赞助下开了一家咖啡店,从小精致奢侈的生活和加上留学的几年,培养了她对艺术和审美独到的见解,女孩大胆创新,将咖啡店打理成了艺术特色馆,生意做的倒也蒸蒸日上,这大概就是刘教授所想要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但事实上,这个位置是靠女孩的父母用金钱堆出来的,她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倘若这个女孩出生在一个普遍家庭,先不说她的父母有没有能力帮助她开一家咖啡店,没有了耳濡目的艺术素养,这个咖啡店最大的可能便是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黯然退场。 由此可见,所谓“看看自己喜欢什么”全然是富人的天真之谈,真正的普通人并没有去“试错”的可能,对他们来说,跌倒了可能就一辈子只能躺在坑底.。 而华坪女中又是另一种极端,对于那些大山里的女孩们来说,高考是人生路上有且仅有的一个转折点,跨过去了便能脱离这困缚她们十多年的大山,没跨过去的那这日子也就一眼望得到头了。张桂梅与刘瑜的区别,并不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而是不同人生际遇引发的不同观念。 因此,没有人能批判刘瑜的这一教育观,这跟“何不食肉糜”一样,都是阶层差异造成的无法被理解,就好像有的人可以轻松捐出一座学校,而张桂梅为此付出的几乎是生命。 我们或许可以期待着,几十年后的一天,当中国真正走向了共同富裕,每个人也都可以鼓励孩子们自由成长,去发现,去选择,去重来。 点评: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松绑式教育”和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的“压抑式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在社会一度引发热议。本文作者能从社会现实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二者观念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阶层的差异。行文有理有据,充满思辨,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对社会教育问题的关注和独立思考。 指导教师:郭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