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燊,1931年出生,仙游县鲤城镇人。原籍游洋镇。出身书香门第,受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孩童时就学习鼓艺,善吹笛子、洞箫,弹奏琵琶。中学时代是学校军乐队、演剧队的中坚分子。1951年参军,1956年转业进仙游县鲤声剧团从事音乐工作。 时值文艺界大力抢救传统艺术,省文化局拨款指定他对莆仙戏音乐进行调查、挖掘、记录、整理。他用三年时间,走访了莆仙两县近40位莆仙戏老艺人。通过艺人们口头演唱,用纸笔临场记录(其时没有录音设备),并马上演奏反馈给对方,其记谱的快速与准确,使艺人们惊奇与敬佩。他对于老艺人的尊重被他们视为知己,无保留地奉献出许多濒临失传的乐曲。如古南戏剧目《荆》《刘》《拜》《杀》的失传曲题,经他搜集、补充,现已完备无缺。其他一些失传古曲,也得到及时挖掘抢救。1959年,他把记录了近千首的唱腔曲谱印装订为四册。加以理论总结,写成《莆仙戏音乐介绍》,呈送省文化局和莆田、仙游两县文化局存档。 他始终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音乐设计”。在保持传统曲牌框架结构、音乐风格、韵味的基础上,去挖掘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思维因素。既继承传统又激活传统。这种写作方法,使他在莆仙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不论是唱腔设计,场景音乐器乐曲的编写,乐队的组成,乐器的演奏风格和编配等方面,他都能遵循戏曲音乐从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规律去实践,作品在保持浓厚的传统艺术基础上,提高其现代的艺术品位。如唱腔设计方面,不但着手解决男女同腔同调的矛盾和唱腔的加工润色,还注重唱腔的性格化与行当表演的结合。更突出的是对“组成套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主要人物重点唱段的设计,非常重视词情与声情的结合,他认为一定要做到“腔随情转,情随意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在唱腔设计中就有意增强曲牌体音乐中的板腔变化因素,为塑造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手段上有了新的升华;并重视锣鼓经的运用,为表演留下广阔的空间。在场景音乐的编写方面也同样注重剧种特色。主要是以传统乐曲为基础进行改编,写成前奏曲、幕间曲、伴奏曲等,渲染不同主题、不同情趣的气氛。唱腔中的过门,则运用唱腔中的特性音调改编为长短不同、情趣各异的过门,做到小过门有语言,中过门有层次,大过门有形象,并与唱腔融为一体,使歌舞结合更为完美,剧种音乐特色更为突出。在乐队的组成、乐器演奏风格和编配等方面,除了突出剧种特性乐器笛管、四胡、尺胡、沙锣及其演奏风格之外,也注意适当吸收其他民族乐器,以丰富乐队的表现力。 莆仙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他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对其历史渊源、艺术规律、内涵特质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写成了颇有份量的文章。这些文章对莆仙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论证,对戏曲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如从1988年起,他为福建省文化厅主编的《民间器乐曲集成》《曲艺音乐集成》《戏曲音乐集成》有关莆仙卷的概述的编写并提供大量的曲谱。他还应台湾施合郑艺术基金会的邀请,注释仙游县郑牡丹藏本《目连尊者》。他参加重大的学术活动有: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1988),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1991),闽台传统音乐交流会(2006)。他的着作在海外产生影响,台湾学者徐丽纱认为他是莆仙戏音乐研究的佼佼者。 四十多年来,他为莆仙戏的专业、业余剧团二百多个剧目谱曲,代表作有《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晋宫寒月》《阿桂相亲记》等(包括与人合作),获省市音乐设计奖的有十多个,其中《乾佑山天书》《叶李娘》获省戏剧会演优秀音乐设计奖。《春》《晋》《团》等剧被中国唱片社和省音像出版社录音,在全国发行。 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莆仙戏音乐家。他曾任鲤声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团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