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体检,有的人可能会发现增加了一项“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而且,不少人这个指标都明显偏低。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罗丰医生带领大家直奔真相。 维生素D的合成与阳光密切相关,所以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2和D3。 维生素D2自然界存在较少,维生素D3效用更强一些。维生素D3由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产生,此时还没有活性,就好比一个士兵还没有武器。于是,维生素D3通过血液循环跑到肝脏,在肝脏得到一个羟基,这就是临床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3”。得到一个羟基,作用还不够大,又跑到肾脏再获得一个羟基,这就是“1,25-二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D2也是同样的运作原理。总的来说,就是补进体内的钙,只有在“1,25-二羟基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被吸收。 那为什么体检检测的是“25-羟基维生素D”?因为正常生理剂量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在体内浓度偏低,较难检测。而通过检测“25-羟基维生素D”,可以确定整个维生素D的情况。 除参与骨骼代谢外,“1,25-二羟基维生素D”还有其他作用,如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分化等。 那么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D呢?罗丰介绍,主要是食物补充和经常晒太阳。 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甘油制剂中。含麦角骨化醇的植物(如香菇)维生素D2含量也较为丰富。市面上销售的维生素D补充剂不要随便吃,需监测血钙浓度,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晒太阳是获得充足有效维生素D3最省钱的途径。暴露胳膊和腿,在夏天晒5-10分钟,冬天晒30分钟,每周两次即可。晒太阳不能隔着玻璃,因为玻璃会挡住大部分紫外线,没有紫外线,皮肤中有效成分就不能转换成维生素D3。不必担心晒太阳过久导致维生素过量和中毒,阳光会破坏过量产生的维生素D,但要注意防止中暑晒伤。
据《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