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莆田市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离散家庭早日实现“团圆梦”。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涉拐案件12起,其中历年积案7起,抓获各类涉拐犯罪嫌疑人30名,解救被拐儿童6名,破省督拐卖儿童案1起、部督拐卖儿童案1起。 ■ 全面采集完善信息 据悉,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认真梳理历年来的儿童失踪被拐案件和警情,围绕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信息,认真开展调查核实,补充并完善打拐DNA库中人员信息95条。同时会同各反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面开展疑似被拐人员、非亲入户人员的摸排工作。今年5月份,莆田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设置“团圆”行动血样采集点的通告》,在全市各县区设立免费集中采血点6个,对主动请求采集信息的群众以及民政部门救助、托养的身份不明人员等各类疑似被拐人员,一律采集相关数据样本入库检验,不断拓宽反拐信息来源。 ■细致开展比对核查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人像比对、大数据合成作战等新技术,拓宽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新渠道。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安排,组织业务骨干参与集中深度研判和集中比对会战,认真复核比对会战下发的人员信息,对复核后的线索及时开展调查核实。通过一系列的比对核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比中并成功找回47名失散多年的儿童。 ■全力开展专案攻坚 “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市303起未破的历年涉拐积案进行集中梳理,共撤销案件24起,破获积案7起,从中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找回失踪儿童38人。在对历年积案清理的同时,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加大对现行案件的打击查处力度。今年2月份,秀屿警方通过海量数据研判分析,打掉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以“接生婆”的名义进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并从事介绍买卖婴儿的犯罪团伙,专案组共赴莆田、泉州,陕西榆林、上海市等地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解救被拐卖儿童3名,该案也被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在对该案的深挖扩线过程中,又联合城厢警方从中新侦破获省督挂牌案件1起,打掉另一个涉拐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深入发动宣传攻势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会同各反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紧紧围绕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以及学生入学教育宣传等时间节点,在学校、商圈以及外来人员聚集区开展集中宣传,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进“团圆”行动,形成全民反拐的强大攻势。各级公安宣传部门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将抖音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与各传统纸媒相结合,集中宣传报道反拐行动的工作成效,并组织比中人员认亲活动20场,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反拐”社会氛围。 ■警方行动,“宝贝”回家 2001年11月,刘某夫妇(贵州人)一岁三个月的儿子在其厦门湖里区出租屋门口被人拐走,多方寻找未果。今年1月,莆田市公安局湄洲派出所社区民警下乡走访中,接到群众求助,称其领养的儿子已经21岁了,还未落户,希望进行弃婴申报。考虑到该青年年后要外出就业,民警立即为其办理相关流程。在血样采集的DNA比对中,意外发现这位青年与刘某夫妇的资料相匹配。得到该结果后,湄洲所民警马上开展调查取证,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领养家庭终于同意双方相认。3月30日,刘某夫妇在北岸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和湄洲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终于与失散20年的儿子团聚。 1987年,徐某正夫妇(贵州人)6岁的小儿子刚出校门就被人拐走,多方寻找未果。今年3月,荔城公安分局在深入开展“团圆”行动信息摸排采集中,比中徐某正夫妇与辖区陈某存在亲缘关系。经与贵州警方共同核查及DNA检验比对,确认陈某就是徐某正夫妇失散28年的儿子。 1990年11月,黄某夫妇的小儿子在自家经营的商铺附近玩耍后失踪,在全国各地辗转万里查找,均杳无音信。今年4月,仙游县公安局在“团圆”行动摸排调查中,发现黄某夫妇与泉州晋江市王某的DNA亲缘关系。经与晋江警方共同核查及DNA检验比对,确认王某就是黄某夫妇失散31年的儿子。 ■警方提醒 深入开展“团圆”行动,需要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请市民主动向公安机关举报疑似拐卖儿童的犯罪线索,协助查找失踪被拐儿童。请尚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和疑似被拐、身源不明人员,选择就近的采血点(不受户籍和居住地限制),接受免费采集和DNA比对。莆田警方将全力帮助群众寻找失散的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