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中搭载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年销量约为200万辆,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9%,L2级辅助驾驶功能实际上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因此无论发生在莆田的这起交通事故起因如何,仍旧给车企和消费者敲醒了警钟。首先,所有车企都有义务和责任明确告知消费者,L2级别辅助驾驶远非自动驾驶,使用此功能时驾驶员应当时刻保持注意力及对车辆的掌控,并告知相关风险,这些不应被简单的免责条款或提示信息所替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蔚来汽车在推送给车主的NOP升级包中确实含有相关解释条款,其中提到“NOP系统可能出现误判以及无法使用的情况”。并告知车主“NOP是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实现自动驾驶,驾驶员需全程负责行驶安全,始终将手放在方向盘上,注意路况和限速,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但就像我们在网站注册ID时很难通读服务使用协议一样,这种告知的警示效果十分有限。小鹏汽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当用户第一次使用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GP)及相关功能时,必须在行车前通过车载大屏观看一遍相关环节的动画演示。 其次,要警惕车企借助相关概念进行过度营销。由于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营销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有些销量不太好的车企,为了吸引关注,确实存在大力宣传甚至过度渲染辅助驾驶功能,以期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科技消费者的情况。同时弱化该项功能在技术上的缺陷和相关风险,给消费者用车埋下了交通安全事故隐患。 最后,作为消费者同样不能放松警惕。对汽车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炫酷新功能,用户开始时往往抱有不信任态度,不会产生过多依赖。但用户一旦感觉某种功能,如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优势,在心理上就会迅速放松警惕,甚至出现完全信任系统的情况。 更为可怕的是部分人为了单纯追求网络流量,会刻意去拍摄一些在高速公路上将车辆完全托管给辅助驾驶功能的行车视频,并上传至播放平台。这样做不仅造成非常恶劣的传播效果,也严重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交通生命安全。 因此,无论是企业在卖车时,还是用户在用车时,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当下,车仍旧是人在驾驶,而不是机器在驾驶。 (张扬) |